3月8日,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长清校区启动。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陈斌,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宪文,校长(院长)段培永,党委副书记刘玉参加启动仪式,全省高校师生代表线上线下共1.2万余人次同步参与,共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新篇章。
首期讲座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教授、校(院)兼职教授陈斌以《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为题,从“智能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出发,追溯了自然智能的演化历程,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从早期符号逻辑到现代深度学习的研发历史,并简要解释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他以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训练与工作过程,帮助师生理解其背后的技术逻辑。
在讲座的最后,陈斌与学生们探讨了智能的边界问题: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它是否能够实现?如果实现了,我们如何识别?通过引导学生们展开思维的漫游,陈斌带领大家探寻人类理性认知的边界,激发了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无限想象,培养了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系统普及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行业应用与伦理规范,构建跨学科知识生态,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夯实根基,是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先行先试。本次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共九期,每两周一次,采用“线下+云端”融合模式,覆盖全省高校师生。(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