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鲁东大学携手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烟台市第五中学以及南山路小学教育集团精心打造的“海防线上的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启幕。
“海防线上的思政课”致力于将独具魅力的胶东文化全方位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广泛,不仅囊括了烟台开埠文化、胶东革命历史,还涉及烟台市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迁。各联盟学校通过联合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引导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体验中,深切领会海防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伟大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促使青少年对历史与现实展开深度思考,在时代的浪潮中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
“‘海防线上的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成立,是践行‘国之大者’使命担当的生动写照,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丛涛在活动中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从小学阶段的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的打好思想基础、高中阶段的提升政治素养,再到大学阶段的增强使命担当和坚定信仰的树立,联通开来,一脉相承。只有大中小学目标一致,接续递进,才能形成强大的思政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这堂散发着浓郁胶东特色与独特文化魅力的“大思政课”,后续将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品牌活动。从走进纪念馆,在历史遗迹中触摸岁月的温度,到开展口述史访谈,聆听先辈们的奋斗故事;从聆听专家讲座,汲取专业知识的养分,到参与野外实践,在广袤天地中增长见识;从举办文艺性展演,用艺术形式抒发爱国情感,再到投身志愿服务,在奉献中践行责任担当。通过这些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
烟台市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康知祥表示,烟台因“狼烟墩台”而得名,这座城市因海防而生、因海港而兴,承载着厚重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见证了民族抗争的英勇历程与社会变迁的深刻轨迹,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天然课堂。此次联盟创新构建“海防 + 思政”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烟台海防文化与学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是推动“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走深走实的有益探索。
活动现场,来自烟台市芝罘区教育与体育局、鲁东大学以及各中小学的领导嘉宾齐聚一堂,与大中小学学生代表共同展开“海防线上的思政课”文化卷轴,正式开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崭新篇章。鲁东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烟台市海防文化研究会教授王海鹏,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知识积淀,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引人深思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