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马”:从竞技盛宴到经济引擎-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21 16:27:08
来源:青岛日报

解码“青马”:从竞技盛宴到经济引擎

字体:

  “谢谢青岛,我爱青岛。”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法国人埃德里安用并不流畅的中文尽情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喜爱,“跑完42公里,这是我认识青岛的最好方式。”

  年复一年,青马依旧但绝不循旧,每年在变化和突破中给人惊喜与期待。4月20日,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如期开赛,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名跑者,用脚步丈量青岛。正如来自福建、多次参与青马的赤脚跑者李清模所言,“我愿意用我的双脚丈量青岛的每一寸美丽。”

  经过六届比赛的沉淀,如今的青马已从最初的单一路跑竞赛,发展成为集体育产品博览会、线上线下系列跑、体育文化传播、公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赛事。

  以马荐城,青马正青春

  自2017年创办以来,今年的青马已经步入第七届,其凭借鲜明的特色在中国众多马拉松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跑者心目中的“必跑赛事”。

  “最美赛道”的视觉盛宴是青马最突出的特点。赛事路线精心设计,串联起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景观,跑者在奔跑过程中可以饱览“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从五四广场出发,途经八大关的万国建筑群、奥帆中心的帆船桅杆、冰山之角的现代艺术空间,再到石老人浴场的自然景观,这条42.195公里的赛道堪称“流动的城市明信片”,让跑者在奔跑中感受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丁常琴在本次女子组全马项目中取得国内亚军,她说:“这个季节,青岛的花开了,沿着海边吹着海风一路奔跑,春天的感觉非常美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大关路段,很多建筑非常有特色。很多路的尽头就是海,看到美景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今年青马报名人数达到178896人,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的109978人大幅增长。在参赛人数与去年持平的基础上,报名人数相较于去年增长62.7%。面对仅25000个参赛名额,随机抽签的竞争异常激烈。今年,全马、半马、迷你跑的中签率分别为:5.97%、8.14%及11.59%。报名人数最多的前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青马的高省外报名比例印证了这场比赛已从地方性活动升级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超级IP”。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类认证赛事和世界田联“路跑标牌”赛事,进入第七届的青马也在寻找新的亮点,因为组委会深知:强大的创新能力才是根本动力。

  今年,全新的“青马永久号”正式开通。这一奖项为的是表彰长期参与青马赛事的选手,提升选手的参与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此次授予175名全马和247名半马选手,他们获得专属于青马选手特殊荣耀的永久号码纪念服。

  今年,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青马恢复了中国籍选手名次奖,热情邀约国内外跑者参赛,期待他们带来的“中国速度”。

  今年,随机发放的两款参赛服以蓝色、白色作为主色调,设计元素融合青岛的城市元素、赛事路线等,旨在增强互动性与关联性,提升跑者的参与感。蓝白交织的比赛服装“跑动”在青马赛道上,就像蔚蓝的大海与朵朵白色浪花交汇而成的美丽画卷,寓意着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早在本届青马举办前夕,“2025青岛马拉松参赛包”的词条就已在多个平台火爆,广大跑友直呼“豪横”。一个参赛包、一个“羊毛包”,涵盖了跑马必需品、生活用品、青岛特色周边产品等数十样物资,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表达了羡慕之情。“青马特别贴心,可能用到的东西全都准备了,医疗包都是双份。”跑者张晓艳说,“从这样的细节就能看出青马的诚意,我以后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青马。”

  为了在跑者、公众、品牌、行业之间实现多向互通、深度交流,为期三天的青岛马拉松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总规模2万平方米,涵盖体育服装、体育科技、体育服务、运动健康等行业。在三天展期内,除25000名参赛选手到场领物参展外,也面向体育运动爱好者和市民开放,感受青马带来的城市活力。

  超越竞技,融合健康、社交与文化,马拉松已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为了满足众多跑者的参赛需求,丰富配套服务,推广品牌价值,本届赛事联合Keep共同发起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发现山海之美”线上赛,活动现已开启,广邀跑步爱好者线上参与,共同感受青马赛事带来的激情与活力。

  以赛兴城,青马赋新能

  马拉松不仅是一场跑者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更新、经济转型、文化输出的综合舞台。通过“体育+健康”“体育+文旅”“体育+公益”等多元形式,青马为全民健身喝彩,助力青岛打造“体育名城”,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的“跑友大军”中,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面孔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备受国内跑者喜爱,青马正如这座城市一样,也吸引着外国友人的青睐。“青岛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我很高兴能以马拉松的方式与青岛相识。”法国人梅那德毫不吝啬地赞美青岛,“我提前两天来到了青岛,一方面是熟悉气候,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机会游览一下这座城市。这里有很多欧洲风格的建筑,环境非常好,地道的海鲜也让人眼前一亮,或许我很快就会以游客身份再次回到这里。”

  持续探索“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构建赛事经济多维度全链条消费场景,推动体育赛事的市场化升级,是青岛体育人在探索的一条新路。在全面提升赛事组织、志愿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同时,组委会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联合推出“青马消费周”系列活动,涵盖赛、食、赏、购、游、展。

  其中,崂山景区、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等18家景区推出“号码布就是景区通行证”,面向参赛选手提供景点免票或折扣优惠;香格里拉酒店、瑞吉酒店、海尔洲际酒店等52家酒店给予住宿、餐饮让利优惠;万象城、嘉年华海信广场等近10家商业综合体,在赛事期间推出让利促消费活动,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

  中国田径协会刚刚发布的《2024年中国路跑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00万人次。报告同时指出,以马拉松为引领的路跑赛事已经从大众化、体验化、参与化的单一赛事产品,向专业化、品质化、融合化的综合行业方向发展。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交互推动,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赛事与城市双向赋能。

  为了一场赛,奔赴一座城。青岛在赛事经济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正着眼于提升赛事质量和多样性:在继续引进国际赛事的同时,注重本土赛事的特色发展,并通过创新赛事形式、丰富赛事内容,突出属地特色,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青马正是一个本土打造的品牌赛事。这些年,以比赛为媒介,逐步整合文化、体育、旅游、商业和展览等领域的资源,持续推动跨界合作,进一步提升赛事的综合效益。多元化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趋势愈发显现,赛事“流量”正在转化为文旅“留量”、经济“增量”。

  一场马拉松是“竞技”也是“经济”,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2024年,青马吸引了超过10万人报名参赛,“一人报名全家参与”,成为撬动青岛体育旅游市场的有力支点。有统计显示,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马拉松全面带动了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了青岛餐饮、宾馆、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一场马拉松就创造了3.49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刚刚举行的青岛市2025体育工作大会上,推动青岛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青岛体育人的工作重点之一。据测算,2024年青岛举办的区级以上体育赛事649项,为全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约18亿元,对GDP的贡献约46亿元,将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如何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准确评估体育赛事的经济拉动效益,引进举办更多影响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体育赛事,带动体育制造业、竞赛表演业、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也是青岛体育人正在思考的问题。

  马拉松是一场长跑,赛事的组织绝非一场冲刺。检验借马荐城的“含金量”,不只是马拉松赛事促进城市形象推广、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期“嘉年华”,而是体育消费、体育产业长期沉淀的“大阅兵”。有专家指出,只有多方都能珍视马拉松运动的价值,尽心尽力地保障每一场马拉松比赛顺利完赛,才能让这项体育运动更好地发挥应有价值,助推全民健身、展示城市形象、助力经济发展。

  “青马已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而需要全市一盘棋举办好这项赛事,让每位跑者记住青岛山的秀丽、青岛海的博大、青岛人的热情,让青马交到更多朋友。”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全记表示,青马已引领和带动着更多市民加入到健身行列,营造了“让运动成为习惯,让体育走进生活”的良好氛围,也正在让体育赛事的“好资源”、碧海蓝天的“好颜值”转化为体旅融合的“好价值”。

  热爱至上,奔赴山海。当发令枪响起,涌动的不仅是人潮,更是一座城市奔向未来的澎湃动力。青岛马拉松,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体育爱好者拥抱青岛、爱上青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