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4.31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零突破,谋划实施农业农村重点项目341个,总投资439.18亿元,新增农村产权交易额超过17亿元。
发布会上,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表示,2025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按照“13815”工作思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提升、新成效。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近年来,济南市持续做强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三大板块,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1家,去年新广农牧、辽宁联达、吉林鸿翔等9家种业龙头企业在济南设立区域总部或生产基地。
下一步,济南市将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以建设山东省现代农业大科学中心为引领,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历城区山东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协同发展。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引进和培育种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
项目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粮食、畜禽等六大重点产业,今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60个以上,年度投资不低于150亿元;招引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0个,推进9个招引项目入库纳统。新培育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领军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90家。
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今年,济南市将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年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到55个。做强“泉水人家”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新增授权企业和产品不少于15家、20款,分类评选30个济南“好农品”品牌。新组建10个市域特色产业产销“小联盟”,举办50场“泉水人家”进社区等产销对接活动。
继续抓好泉韵乡居片区建设运营,高标准建成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完成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建设目标,分级分类建设数字和美乡村200个,认定数字农场20家。
2024年,济南市累计在3232个村推行“三变”改革,15.6万人次入社成员获分红1.53亿元,分别比2023年增加9.5万人次、0.92亿元。济南市将继续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力争覆盖80%以上行政村,带动更多农户享受改革红利。“指导新开展‘三变’改革村因地制宜发展强村富民产业,进一步完善订单、入股、合作及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高振刚介绍。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土地托管服务达到800万亩次以上。创新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涉农镇(街道)产权进场交易覆盖率达到100%。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力争全年农业担保新增业务量达到48亿元。争取2025年申报债券项目不少于20个,到位资金不低于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