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开区聚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园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3 16:20:09
来源: 大众日报

日照经开区聚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园区

字体:

  “您的外卖到了!”5月8日下午1点,外卖员郑泽宽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日照经开区郑州路社区天津路供水家属院的楼道。手机里“叮咚”的派单声催促着他,但这次他不用再边跑边数楼层了——崭新的蓝底白字楼层牌贴在墙上,数字大得晃眼。“以前送餐总怕走错耽误时间,现在抬头一扫心里就有数了!”他抹了把汗,笑着说。

  就在几天前,郑州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刚给这个老小区换上了新楼层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兆欣说,这主意还是外卖小哥们“点单”点来的:“有‘小哥’在微信群里提了一下,我们立马行动,三天就解决了5个小区的楼层牌缺失问题。”

  一块小小楼层牌的背后,折射的是日照经开区聚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园区的生动实践。

  在日照经开区,像郑泽宽这样的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有2000多人。他们像城市的“蜂鸟”,每天穿梭在楼宇街巷,偶尔也会遇到“找不着北”的尴尬:老旧小区门牌模糊、小区门难进、想喝口热水得跑两条街……但现在,这片园区正用一个个带着爱心的细节,为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筑起温暖的港湾。

  “为做好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服务工作,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了解实情、服务引导、凝‘新’聚力、一‘路’生花四步走,不断织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网络。”日照经开区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王法杰介绍。

  在不远处的秦皇岛路大唐利群广场街边,一栋造型别致的黄色小屋格外“吸睛”,屋外“红蜂驿站”“户外劳动者驿站”等鲜红色的大字,明确了它的服务群体和功能定位。

  屋子虽然不大,但是温情满满。饮水机、沙发茶几、打气筒、手机充电器、应急药品、报刊书籍等便民物品一应俱全。秦皇岛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汲长帅告诉记者,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24小时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去处。以驿站为阵地,社区还不定期开展免费理发、义诊、普法宣传等暖“新”服务。该驿站自去年3月5日启用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

  近年来,日照经开区统筹资源,建立工委统一领导、“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牵头抓总、行业管理部门具体推动、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责任体系,不断凝聚暖“新”合力。以打造“聚‘新’力,共‘经’彩”党建品牌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对全区9家配送站点和160余家物流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成立全市首个顺丰配送中心党支部、餐饮协会党支部等新业态党组织16家。在街道社区成立“优青支部”,对18名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进行兜底管理。在经济发展局、交通和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等行业管理部门分别成立现代物流、直播电商等4个行业党组织,出台《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10条措施》,推动排查行业底数、建设服务阵地等5项重点任务,推动党建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针对新就业群体行途之需、生活所盼,日照经开区向全区居民、新就业群体发布《致敬城市最美“摆渡人”关心关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倡议书》,构建“1+4+N”暖“新”阵地矩阵,近三年拨付党建、工会经费326万元,整合升级党群服务阵地18个,新建“暖新驿站”12处、商家“暖新角”21处,其中大连路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以“诉求收集、对策谋划、跟踪落实”的贴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日照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会同各行业管理部门采取“蹲点式”“体验式”调研方法,建立全区新就业群体工作交流群,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5轮次需求摸排,线上线下梳理技能培训、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新就业群体共性需求20余项。

  坚持“走进来接受服务,走出去发挥作用,留下来共建经开”的理念,日照经开区推动新就业群体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双提升。“我们将对新就业群体划分管理网格,吸纳更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担任‘移动监督员’‘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发现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基层治理问题,将新就业群体变成社情民意的‘探头’和文明创建的‘哨兵’,实现‘蜜蜂’变‘先锋’。”王法杰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