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检测水质及泵站机组运行情况、无人机第一视角自动“巡逻”……5月12日,在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信息中心大屏幕前,纷繁复杂的库区运行数据正通过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工作人员仅需轻点鼠标即可完成操作。
“4月18日已完成水库蓄水工作,目前出库泵站两台机组正在有序运行,运行的频率、电流、流量等数据都能在平台上显示。”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管理股股长谭文亮对记者说。过去靠经验,如今靠数据。曾经,仅水库水质检测这一项工作,从找第三方到取水样、出结果,往往需要一至两天时间,现在通过平台在线检测设备,数据实现实时更新,“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
不仅如此,该水库利用AI视频监控、无人机热成像、水下机器人、微型气象站等现代化监测技术,实现视频实时智能监控、大坝安全运行状态感知。利用视频AI后台算法模型、无人机自动巡航热成像技术监控外来人员以及对獾等害堤动物及时发现并处理,还能自动采集与分析雨水情、工情和水质数据,对大坝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性态及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与山东省数字水库管理系统、全国水库运行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同处于引黄末端的宁津县,以突出平原水库特色经济效益、数字孪生水网、供水一体化优势为主要导向,加强数字赋能,提高管理精准化、现代化水平,探索出创新水库管理的新模式。
宁津将水库周边土地进行统一招标,承包方负责水库日常运行管理部分非专业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宁津县水利局水库运行维护中心科员魏清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项目通过对大坝坝坡植被改造,降低了安全维护管理难度,同时通过第三方管理,减少年度杂草清理费用,减轻经费投入。“一期运行结束后,二期可通过增收地租等方式产生实际经济收入。”魏清雨说。
此外,宁津县通过“两库连通”项目,使两座水库互为补源,并加装自流管道,增强了水库间水源流通。在穆庄闸到宁津水库之间引黄路线重点位置设置河流断面监测设施,可以使德州市数字孪生水网项目从潘庄灌区引黄渠首至末级水库(宁津水库)达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通过两库连通工程连接大柳水库,使该项目实现闭环。此外,该县还针对相关河道实际,补充关键节点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水资源、防洪排涝、水生态智慧化的统一调度。
当前,德州市正在大力推进“水网+现代化平原水库矩阵建设”,市县一体联动推进,最大限度发挥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综合效益。目前,德州5座国家级试点水库、1座省级试点水库已实现“一库一策”精准管理,让水库从“人工看守”迈向“智慧运营”。未来,德州市还将深化数字孪生应用,力争2028年全域水库实现智能化管理,让每一滴水都算得准、管得住、用得好。(记者 董天力 通讯员 李巍仑 张增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