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智慧课堂的大门,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大学课堂——大数据画像帮你发现学习短板,AI助教陪你互动提问,团队项目让同伴学习更高效,每一次作业都能收到系统与老师的个性化反馈。”这是齐鲁师范学院师范生“智慧启航”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循证·五径一环”智慧课程生态系统在教学一线的真实写照。
政策引领 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齐鲁师范学院“智慧启航”项目团队聚焦高校智慧课堂的难点与需求,创新提出了“三维循证·五径一环”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所谓“三维循证”,就是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三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用数据和证据驱动课堂改进和持续优化。团队通过定量和定性混合调研,既获取学生的真实反馈,也观察课堂细节和师生互动,再通过深度访谈挖掘教学中的潜在问题和创新点,为课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五径”则是指“契合优化—体验提升—满意构建—信任保障—机制协同”五大优化策略。具体而言,团队在平台和课程建设中,不仅注重课程内容与学习任务、技术工具的高效契合,还强调用户体验、学习满意度的不断提升,重视师生间的信任构建与数据安全,并推动教师、学生、平台等多方协同,实现资源最大化整合和课程持续优化。
而“一环”就是以“认知—匹配—情感—信任—制度”为核心环节,形成智慧课堂持续使用和自我进化的闭环逻辑。每一次课堂实施、每一份学生反馈、每一次平台优化,都会进入到这条“反馈—改进—再反馈—再优化”的生态链中,让智慧课堂越用越“聪明”、越“懂”学生。
智能升级 课堂更有“人情味”
比如在英语综合课程中,学生们通过超星平台登录系统,系统会自动推送符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的学习资源,分组合作、线上展示,AI助教及时反馈。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一目了然,不同学习风格和潜力都能被激发出来。课程结束后,团队再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持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大家普遍觉得,比传统课堂更高效、更个性化,也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多方认可 持续优化再上新台阶
“数字化课堂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被点燃。”多所试点院校师生这样反馈。专家认为,该系统为高校智慧课堂的落地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样板。超星等平台方也表示,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团队的产学研合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技术和场景支持。
展望未来,齐鲁师范学院师范生“智慧启航”项目团队将不断完善“三维循证·五径一环”生态系统,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高校和国际舞台。(邹德平 于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