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山东银行业城商行新闻媒体一线行”宣传活动走进齐鲁银行。
齐鲁银行成立29年来,始终以“家国为大”的胸襟,秉承“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上市法人银行作用,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稳健前行,主要业务指标增速均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居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7163.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8.58亿元。
齐鲁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客户经理送金融服务到田间地头。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筑牢发展根基
齐鲁银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擎,深耕“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路径。该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金融服务全链条,通过“进企业、入社区、访农户、助小微”的多维服务矩阵,创新推出“党建共建+普惠金融”“党建共建+乡村振兴”等特色模式,推动党建共建工作与全行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筑牢发展根基。
齐鲁银行将企业文化和战略导向相融合,通过文化的力量持续为发展赋能。以长期稳健发展为目标,齐鲁银行形成了“前瞻主动、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从建设完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到业务经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和严密执行,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高管讲合规活动,强化员工行为管理。持续提升反电诈、防非、反洗钱履职能力,为维护安全稳定的区域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齐鲁银行推进网点“亲老、适老、助老化”服务改造,完善配套设施
多维赋能,多措并举,助力区域发展
齐鲁银行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沿布局,齐鲁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构建起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创企业跨越“成长瓶颈”。
在聚焦健全发展机制方面,创新推出“456”工作机制——聚焦四新产业,聚合“评、保、贷、投、易”五大生态,聚力单独的业务团队、准入标准、风险管理、产品体系、考核激励、风险容忍六大机制,推动金融服务增量扩面、聚能成势。在机构建设方面,2024年新设5家科技金融中心,全行科技金融中心数量达到10家。在完备金融产品方面,推出科创积分贷、联投易贷两款创新产品,“科研贷”入选人民银行“科创金融改革优秀实践案例”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典型案例”,被评为“山东好品金融·科技金融产品”。
齐鲁银行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创新推行“338”工作机制,即设立总、分、支三级工作专班,实现资源的高效统筹调配;贯彻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小微企业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推出清单式管理、专项审批通道等八项有力举措。运用该工作机制,组建客户经理团队深入园区、社区、乡村,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出种类丰富的普惠贷款,创业担保贷、攀登贷、轻松e贷、鲁易贷等多种产品,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推行“一县一品”业务模式创新,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80余款特色惠农创新产品已在山东省内50余个县域落地生根。
自2012年起,齐鲁银行相继落成30所爱心图书室,累计捐赠图书超过十万册,惠及30余万少年儿童。
金融为民,向实向善,守护民生幸福
齐鲁银行出台养老金融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参与地方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贯穿养老服务宣传、养老财富规划、养老产业发展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适老+智老”养老服务新生态。在省内首家推出社保卡“同号换卡”,可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卡即享养老金发放、20余项民生代扣代缴服务实现自动延续;与多地市老年人大学合作,充分发挥网点覆盖率高、场地资源好、社区对接广的优势,41家老年大学分校遍地开花;推出“简爱版”手机银行,实现字体放大、操作简化与“限额管理功能”,以技术护盾为银发客群筑牢安全防线;在基层推进网点“亲老、适老、助老化”服务改造,设置爱心窗口、无障碍通道,完善老花镜、轮椅、血压仪等老年客户服务配套设施;创新“爱心早班车”服务模式,在每月养老金代发日,提早网点营业时间,避免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
齐鲁银行始终以金融之力托举民生期许,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把公益行动融入金融实践,点亮社会温暖之光。自2016年率先在省内银行中推出公益品牌“泉心公益”以来,齐鲁银行持续深耕环保、交通、助学、扶贫等多个民生领域,“爱心图书室”“少儿书画大赛”“志愿者服务队”“荧光童行”“荧光扶助计划”“快乐钢镚”“布谷鸟行动”“山东好家风”“慈心一日捐”等三十多个品牌公益项目陆续落地。以践行市民银行责任的热忱,充分盘活厅堂资源,建设50余家爱心驿站,用心服务户外工作者。以金融社区党建共建为纽带,携手社区切实将金融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张娜 崔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