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融合教育点亮儿童未来-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6/24 08:55:28
来源:沂南县委宣传部

山东沂南:融合教育点亮儿童未来

字体:

  “现在孩子终于能主动交朋友了,还会表达需求了,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近日,在山东省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家园交流会上,特需儿童笑笑的家长刘芩激动得几度哽咽。

  据了解,笑笑今年6岁,患有孤独症,经过两年半的融合教育,笑笑不仅学会了用简单的句子表达需求,还有了两个“小闺蜜”。“以前总感觉不知所措,现在才知道,融合教育真的能点亮孩子未来。”刘芩的感慨,折射出沂南县持续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成效。

  “我们以自主游戏为突破口,推动学前融合教育课程改革。”沂南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翔说。目前,全县公办园、民办园结合特需儿童的需要,积极改造小山坡、小树林等自然、生态、充满野趣的户外活动区,配备了积木、树枝、石子等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全面打造无障碍、全纳、包容、友好的资源空间,为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近年来,沂南县加大特教专业教师招考力度,制定了区域融合教育教师团队专业提升方案,为普通幼儿园教师开设了融合教育必修课。沂南县还建立了学前融合教育县域评估系统,在学前特需儿童层面,从入园评估、学期评估等方面建立“一人一案”评估档案。在园所发展层面,建立县域学前融合教育园所评估标准。这些都能帮助教师走上更加专业的道路。

  “有的孩子需要逐步适应,有的则需要全天支持,不能一刀切。”沂南县学前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教师刘瑶说。教师通过“六种融合形式”——反向融合、学时融合、半日融合、全日融合、家园融合、社会融合,致力于满足不同特需儿童的不同需求。

  在家园融合中,教师也定期入户指导。脑瘫患儿小梅的母亲王女士一度因孩子无法行走而崩溃,教师专门为小梅设计了居家康复游戏,并联系社区志愿者帮她来园融合。半年后,小梅迈出了第一步。王女士含泪写下感谢信:“学前融合教育救了我的孩子!”

  今年是沂南县全域融合关键年,全县将积极统筹协调,发挥部门联动作用,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相关课题研究和交流,推动教康医结合,全面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郭玥辰 康羽)(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