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在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仓头王村北的明盛畜牧养殖基地里,一排排牛舍干净整洁,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
当天室外最高温度达35℃以上,但牛舍内的温度舒适宜人,牛儿或悠闲地吹着风扇,或细嚼慢咽着草料,有的正在享受着机械按摩器。
这些牛,可不是普通牛,主要有黑毛和牛、安格斯牛两种,其中一头黑毛和牛的价格在5万元左右,而被分割后,一头牛的牛肉可以卖到10多万元。
滨州市明盛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肉牛育肥、繁育、改良以及饲料搭配,该养殖基地占地150亩,肉牛年出栏量3000余头,年产值过亿元。2021年公司获批市级农业示范单位,2022年获批滨州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明盛畜牧不仅专注于肉牛的繁育与育肥,还通过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深度延伸,构建出从牧场到餐桌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条链条涵盖了饲料配比、分切、冷藏、冷链物流配送、熟食深加工、餐饮连锁以及品牌营销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一头和牛都能以最优质的姿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样的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肉牛的价值,更塑造了明盛畜牧在高端肉牛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负责人李国明介绍,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下一步考虑把中小牛放到周边农户进行养殖,企业进行回收,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滨城区秦皇台乡以明盛畜牧为龙头,大力发展高端肉牛养殖,通过向上下游相关产业延伸发展,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叫响“秦皇台黑牛”品牌。
目前,全乡共有规模养殖场33家,猪牛羊存栏量达14.15万头,禽类46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3986吨。通过养殖基地示范带动,畜牧养殖已经成为秦皇台乡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小小蜗牛也能做出大文章
在秦皇台乡北贾村的养殖大棚里,同样养殖“牛”,不过这里的“牛”就要小得多了。
“小也得分和什么比,如果和牛比,咱这确实是太小了些,但要是和普通的蜗牛比,咱这就算大个头了。”张雪真开玩笑说。
张学真也养“牛”,但养的是蜗牛,而且不是一般的蜗牛。
在养殖温棚中一个个凉爽潮湿的“格子间”内,白嫩的蜗牛伸长触角,缓慢挪动身子,悠闲地享受着投喂。
“这种蜗牛叫白玉蜗牛,长成后每个重量在50克左右,大的七八个就能到一斤重。”张学真说。
蜗牛的种类繁多,有25000多种,品种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食用的蜗牛却很少。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蜗牛品种中,白玉蜗牛属首屈一指的优良品种,其肉质肥嫩、低脂肪、低胆固醇,同时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张学真介绍,白玉蜗牛饲料简单易得,白菜、地瓜、南瓜等都是它们喜食的食物,养殖周期4个月至5个月,每年成熟2批至3批,每只达到30克至40克便可以出售,市场价每只6元至8元,算下来一亩大棚一年纯利润能到8万元。
张学真说:“现在养殖基地这边一共养了三个大棚,希望通过我们的示范作用能带动更多养殖户参与,达到规模效应。”
重点突出畜牧产业规模居滨城区首位
近年来,秦皇台乡以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夯实,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有效促进了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乡依托平台挖掘本地及周边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加速农产品产地流通,搭建季节性农产品通货渠道,间接连接种植户与市场;推动订单农业发展,做好高端商超直采对接及服务,带动辖区及周边区域开展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种植,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益。
去年,秦皇台乡以中裕猪肉、明盛牛肉、同德大和肉鸡、和美隆达种鸭等为代表的畜牧产业家畜存栏量15万头,总产值突破2.5亿元;家禽存栏量100万只,总产值突破1.5亿元;存栏总量、总产值和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均居滨城区首位。(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