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两栖车’能在水面和陆地之间自由切换,在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以全天候迅速穿越河流、沼泽、山地等复杂地形,快速抵达受灾区域,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近日,由山东汇达蠕墨装备有限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多功能水陆两栖车”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副总经理张胜军向记者介绍。
“这辆履带式‘两栖车’搭载了AI技术,配有前伸式清障器,能够对河道淤泥和杂物进行高效清理,特别是在汛期,可以承担起保障河道安全畅通的重要使命。”主持研发的河北工业大学教授苑光明说,“‘两栖车’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我们通过和企业合作,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并推向市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桓台县,众多企业求新谋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新产品、新产线、新工艺加速落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我们历经3年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高应力轻量化板簧,成功突破传统板簧产品重、低应力等技术瓶颈,板簧产品降重达50%,抗疲劳寿命提高30%。”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曾德局说,“产品通过多次路试,我们已成为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公司的重要供货商。今年上半年,订单同比增长10%。公司目前已实现产品全流程单件流智能化生产,让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以及扩大市场充满信心。”
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场景在桓台县不断涌现。淄博太极工业搪瓷有限公司“特材装备制造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努力打造亚洲最大搪玻璃设备及特材设备生产企业;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高频覆铜板,逐步产业化,为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高频化提供材料支撑;山东有道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扩建高性能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投产后成为全国亩均产能最大的全钢载重子午胎单体工厂……
今年以来,桓台县围绕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六大亮绩攻坚”行动,以科技创新持续增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今年,桓台县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为引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纵深推动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力争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新经济企业入库达到200家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34%;通过开展“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赋能工业转型升级,培优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促进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落地“生产线”,谋划20个以上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和新经济新赛道项目,加速转化新质生产力,助力县域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杨琥 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