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小工坊”撬动大民生-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1 10:18:21
来源:沂南县委宣传部

山东沂南:“小工坊”撬动大民生

字体:

  “早上送完孩子正好去工坊干活,挣钱的同时还能和大家一起聊天!”近日,家住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西山社区的居民张洁在自家楼下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仅不影响照顾家庭,还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我们的邻山社·工坊也是在不断探索中组建起来的。”西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魏玲玲介绍道。“在日常走访当中,我们的社工发现,有很多居民因照料孩子等原因无法外出工作,同时他们又有增加家庭收入的意愿,针对这一需求,我们一直在寻找应对方法。最早我们开办了社区食堂、面点房等,现在整合社区资源开设了这间邻山社·工坊,居民能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如今,一条居民参与—产品生产—市场销售—收益反哺的社区创富闭环正在逐渐完善起来。

  为让工坊发展更可持续、可复制,发挥更大作用,西山社区还将为工坊发展做出了3阶段规划:筑基阶段,引入非遗技艺传承人、传统手艺人等力量,建立社区工艺匠人人才库,通过培训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建立“一家中心工坊+多个家庭工坊”的“1+N”模式;提质阶段,由社区牵头,聚合街道、部门、社会企业、社会人才多方力量,全力打造“社工心选”品牌;跃升阶段,通过打磨和转型,推动工坊的传统手工艺服务向定制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提升品牌和产品价值,为社区创收带来更可持续、更稳定的动力。

  如今,工坊不仅满足了居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也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路径。

  “每天我都会来工坊看看,一是看看工坊运行的咋样,二是想跟职工们聊聊,听听‘张家长李家短’,把苗头性的风险隐患都掌握好!”西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贾洪斌说道。“我们平时就喜欢聊天,小区里的事情知道的多,正好给社区里也帮帮忙!”正在工坊里制作甲片的居民李秀说道。

  两个月的时间里,社区已收到工坊职工反馈的居民矛盾、诉求153条,社区居民也成了社区治理的“探头”,相比传统投诉流程效率提升60%以上。

  “像西山社区这种‘社区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多方受益’的模式,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可新样本,工坊同时扮演了居民议事厅、企业生产线、社区智囊团的三重身份,社区创富与社区治理也实现了双向奔赴。”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庆合说道。

  下一步,沂南县将积极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家政公司、本土企业等展开合作,通过“空间换服务”“资源换服务”的运营模式,探索本土产品进社区、家政服务进社区、学习服务进社区、企业订单进社区等公益创收途径,持续做大做强社区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可感可知的服务。(朱冠中 李盈慧)

【纠错】 【责任编辑:秦来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