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一场夏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在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丁辛醇车间里,车间副主任王清波手持对讲机,一遍又一遍地与现场操作人员仔细确认停工条件。下午3点半,随着丁辛醇装置、辛醇异丁醛装置陆续通过验收,正式交付检修。
“今年停工过程更加注重节能降碳,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绿色检修。”王清波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齐鲁石化锚定行业发展新方向,以历史最好水平和行业先进水平为标尺,制定了严格且科学的三档能耗考核指标。3月,齐鲁石化交出亮眼成绩单,全部能效指标均优于行业能耗限额要求。其中,聚乙烯装置、腈纶纤维装置能耗指标更是达到同类工况历史最优水平,在行业内树起新标杆。在制度与技术的双重保障下,齐鲁石化将节能降耗的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1-5月,齐鲁石化先后落实62项节能优化措施,累计降本增效6000余万元。
“我们专门成立节能优化工作小组,针对重点用能装置建立精准用能模型。每周深入开展用能分析,每日利用先进的能耗监控系统实时跟踪,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合理用能点。”齐鲁石化生产管理部能源管理科副主任师孙松卿介绍。通过前期模拟优化,调整用能结构,仅压减无计量用能点这一项举措,每月就能节约低压蒸汽3.7万吨,节能成效显著。
在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事业部节能帮扶措施过程中,齐鲁石化明确责任到人、时间到点,从战略决策到基层实践,从技术创新到理念传播,多维度发力。曾在2024年受能耗超标困扰的炼油板块,如今成功逆袭。1-5月,炼油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93%、单因能耗同比下降11.73%,连续实现炼油综合能耗、单因能耗两个关键指标“双达标”,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管理细节与理念培育上,齐鲁石化同样不遗余力。“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我们结合公司大检修工作,重点压减大检修停开工用能,根据气温变化灵活优化公用工程用能,持续加强跑冒滴漏检查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节能低碳和绿色发展理念。”齐鲁石化生产管理部副经理张一帆表示。
从管理到技术,从生产到理念,齐鲁石化的绿色转型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如今,齐鲁石化正加速打造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以CCUS、氢气充装、光伏发电等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实现从产业引领到新赛道培育的跨越发展。同时,企业聚焦生产全过程、全链条,以技术创新为强劲动力,实施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节能降碳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其中,自主研发的“液体产品零损耗及节能控制工艺”技术荣获“中国好技术”称号,成为石化行业绿色发展的新标杆。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攻克了石化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损耗难题,更为同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降碳解决方案。(记者 刘磊 通讯员 王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