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抢鲜”提前20天!滨州沾化冬枣上市-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2 07:59:58
来源:滨州沾化区委宣传部

又“抢鲜”提前20天!滨州沾化冬枣上市

字体:

  炎炎夏日正孕育着累累果实。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郭宁精品冬枣示范园温控大棚内,扑面而来是一排排枣树枝繁叶茂,一颗颗红黄相间的冬枣如玛瑙般缀满枝头,清甜浓郁的枣香在空气中肆意流淌。

  “今年我们实现了6月份大棚冬枣陆续成熟上市,较去年提前20天。”示范园负责人郭宁说。6月30日上午,尽管棚内温度接近35℃,郭宁依然像往常一样走进大棚给下单的顾客采摘冬枣。高温丝毫未减他内心的喜悦:“现在我们的冬枣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品质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一颗冬枣的面世有着严苛的标准,从标准化种植到科学化管理,成就了沾化冬枣的高品质。今年沾化冬枣上市如此之早,离不开“智慧”加持。  

  郭宁种着14个大棚,得益于政府支持,4个棚从传统的竹竿棚升级为钢架棚和棉被棚。大棚还用上了空气能制温设备,通过热泵带动水循环,精确控制棚内温度。

  “去年11月初我们就把棚内的温度调至7度以下,促使枣树进入休眠状态,12月15日开始逐步升温,让枣树提前破眠生长。”枣农郭宁翻开自己记录的冬枣日志,“你看,去年枣树发芽是2月16日,今年是2月2日,所以今年我们的枣树比大田冬枣提前两个半月发芽。”为了把控夜间棚内温度,从春节到3月底,郭宁每天睡在大棚的折叠床上,在冬季,精准控制大棚温度,为开春树苗复苏创造良好条件;天气转暖后,又通过调节温度,拉大昼夜温差,助力果实积累更多糖分。

  郭宁表示:“我们坚持绿色种植理念,枣树不打农药,施用的都是有机肥。而且因为冬枣成熟早,前期温度较低,恰好避开了病虫害高峰期。”

  “科技赋能、智慧加持、设施化种植模式,让沾化冬枣在40年来首次实现6月下旬采摘上市。我们将继续在设施升级和管理技术上下足功夫,主动求变、向新而行,努力实现大棚冬枣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下河乡党委书记李冰说。

  近年来,为推动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沾化区示范推广冬暖大棚、棉被棚、双膜棚等多种先进设施,持续优化升级智慧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冬暖大棚+智慧管理”新模式,精心构建早中晚熟梯次上市格局。同时,深入开展“村村到、户户晓”培训活动,组织专家、优秀枣农和种植能手走进枣园,面对面讲政策、讲技术、讲经验,切实转变枣农种植观念,有效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益,为冬枣产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从过去的‘看天种枣’到如今依靠科技赋能,沾化冬枣的采摘期从每年6月下旬持续至10月中旬,再依托先进的保鲜储藏技术,鲜食期更是从当年10月延长至次年1月,让消费者能够在更长时间里品尝到这份来自沾化的甜蜜。”沾化区政协副主席、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登枝说。(李秀玲)(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