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听说监管部门要来检查,心里就紧张,生怕影响生产。现在不一样了,执法人员发现问题会先打电话指导,这样的服务既专业又暖心。”近日,山东省临沭县一家肥料企业的负责人对县市场监管局的新举措连连称赞。原来,该企业网站的一款新型有机肥料宣传用语存在违规问题,但执法人员并未直接上门处罚,而是通过电话沟通,详细指导企业规范广告内容,既规避了处罚风险,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经营。
这一变化源自临沭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的“智慧+服务”监管模式。该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科技赋能、服务前置,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同步提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政策制定环节,县市场监管局搭建“公平竞争智慧审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拟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评估。“过去政策出台后才发现问题,现在起草阶段就能识别潜在违规条款。”工作人员介绍。平台运行以来,已监测文件273件,纠正13项影响公平竞争的内容,从源头筑起公平竞争“防火墙”。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频次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该局全面推行涉企执法备案制度。执法人员通过“鲁执法”平台提前报备检查事项,企业可以清晰了解检查事由、时间和人员,避免了随意执法和过度检查带来的困扰。“现在检查更加透明规范,我们也能更安心地抓生产。”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县市场监管局还创新推出“体检式”服务,执法人员化身企业“健康顾问”,围绕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主动上门开展风险排查,现场开具“整改处方”并跟踪指导。目前,已为35家企业解决经营难题,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更让企业感到便利的是“无感式”监管模式。借助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测等技术手段,县市场监管局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经营数据、经营行为等情况。例如,广告监测系统自动筛查企业广告宣传合规性。发现问题后,如果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优先采取非接触式行政指导,帮助企业改正违规行为,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没见到执法人员,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监管方式既高效又贴心。”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从智慧审查到执法备案,从“体检式”服务到“无感式”监管,临沭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真正做到了“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如今,企业迎检负担减轻了,合规成本降低了,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王芳 陈志高 吴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