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客户订单一接入系统,中控平台就自动生成加工单,并依据预设参数启动生产。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经智能预混、全自动包装等环节,一袋混合型添加剂就达到了出厂标准,全程实现智能化操作。”7月7日,在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昌动保”)混合型添加剂智能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新忠满脸自豪地介绍了智能工厂带来的科技变化。
龙昌动保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动植物提取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核心产品包括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桉树精油,凭借胆汁酸这一“拳头产品”,该公司成功跻身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行列,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于2022年启动智能化改造后,搭建了全产业链协同管控平台,建成2个智能车间、2条智能生产线、7条自动包装线,实现了从销售订单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赵新忠介绍,以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提取车间为例,仅需10名工人,单班生产5人即可完成生产与巡视。通过中控室,企业可实时监测各项生产数据,实现重点工序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和智能控制,一旦出现隐患便及时报警,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智能化改造后,企业综合能耗降低50%,人力成本节约60%,生产效率提高超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近一半,近3年销售额均保持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同样在智能化转型中收获硕果的还有中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我们为工厂搭配了一个数字孪生工厂,能精准映射全部生产环节。同时引进MES、ERP、PLM、CRM等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向数智化方向发展。”该公司行政总监李林说。
据了解,中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拥有“品脉数控”“中品智能”两大智能装备品牌,专注定制家具智能制造和金属材料激光切割领域。2022年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工厂,配备5台工业机器人,在5G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100%,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3%,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从接到订单到成品交付较传统工厂快了4天。
近年来,齐河县持续推动传统工业智能化升级,累计48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34家企业入选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家企业获评基础级(市级)智能工厂。(刘磊 陈璐 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