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崂山区三获“省优”的引领密码-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8 09:03:33
来源: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

山东青岛:崂山区三获“省优”的引领密码

字体: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县”,青岛市崂山区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同时作为全省唯一人工智能领域代表入选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这一成绩背后,是崂山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协同为路径、以金融赋能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实践。

  产业锚定:AI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青岛“10+1”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承载区,崂山区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七大重点产业,形成“7+4+1”差异化布局。域内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已集聚2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2024年算力规模突破2000P,占全市总量的60%。雷神科技研发的AI智能眼镜接入大模型架构,实现“AI+虚拟现实”场景落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通过AI技术提升海洋医药研发效率,形成“AI+海洋生物医药”典型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智能家电、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分别入选省级支柱型雁阵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这种以先导产业串联全链条的模式,使崂山区在2024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新增工业楼宇载体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四大专业化园区新招引优质项目130余个。

  科创突围:要素集聚激活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是崂山区的鲜明底色。全区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院所27家、市级以上科创平台321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0件,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电创新中心等战略节点,通过中试验证平台加速技术转化,累计突破2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其中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才引育机制同步发力。“汇智崂山”政策与“千山峰会”品牌累计落地61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每年吸引近百位国家级人才集聚。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30余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推出海洋科技成果100余项,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营收达75亿元。

  金融赋能:资本活水滋养产业升级

  作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崂山区构建起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117家、在管基金规模875亿元,均居全市首位。雷神科技从受理到北交所上市仅用178天,创下全市纪录;首只金融AIC股权投资基金签约,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等长周期产业。

  这种“耐心资本”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崂山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107个,其中人工智能、海洋经济领域占比超60%。2024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6.7%,均为全市最高。

  生态优化:软硬环境协同提质增效

  在硬环境方面,崂山区推进总投资2300亿元的315个重点项目,2024年132个项目开工、66个竣工,新提升“四好农村路”25条,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软环境建设上,推出80项高频事项数字化审批,发布120项全域通办清单,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居全省前列。

  当前,崂山区正以“1316引航计划”为抓手,加速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城区。随着国家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户,其数实融合能级将进一步跃升,为青岛打造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强劲支撑。(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