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把港口作为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亮丽的城市名片,用心用力用情纵深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一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出台《意见落实方案》,提出254项年度工作任务,日照“强港、兴产、活城”展现出全新发展活力。
港产城融合发展,首在强港。日照全力支持日照港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以建设沿黄陆海大通道门户港为引领,深化港口转型升级,推动港口向贸易港、金融港、物流港、枢纽港、产业港跨越。今年1—5月,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8亿吨、增长3.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7万标箱、增长8.5%。
其中,协同推进36个港产城融合项目,日照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纳入国家专项规划,港口能级加快提升。开通内外贸航线89条、海铁联运班列40条、敞顶箱铁路运输站点50多个,至韩国仁川航线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港口优势有效塑强。全面推行海上入闸集港、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监管模式,获批建设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实行“四海一家”全时联勤机制,口岸环境持续优化。岚山港区南区进港铁路等项目顺利推进,成功争取国铁集团延续执行72项铁路运价下浮政策,大宗商品铁路运输成本平均降费30%、清洁运输比例超过80%,日照港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双进双出”铁路专用线的沿海亿吨大港,集疏运能力不断增强。
强港的同时,兴产是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日照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持续发力临港制造业、港航服务业和海洋经济,提升港口撬动产业、产业反哺港口成效。
这其中,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升级,日钢产能承接二期计划11月建成一座3000立方米高炉,山钢宝武日照基地二期建设路线、方案和时间节点均已明确,奇瑞商用车日照皮卡基地产线完成改造。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产业互联网入选省级数字产业集群,低空经济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势头迅猛,省管海域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下半年开工,国管海域风电项目正在推进海域选划,绿色航运甲醇加注港完成可行性评估工作。临港服务业也在加快提升,山东港口投控集团港信期货日照分公司落地,港口供应链金融投放融资133亿元。另外,海洋经济加快壮大。岚山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港达船舶重工扩能项目基本建成;聚力打造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实施育苗、养殖、加工等项目20多个,预计全年三文鱼产量可达6000吨。数据显示,1—5月,日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1—4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0.8%,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
港产的蓬勃发展,为活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日照以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为目标,发挥港口区位优势、战略位势,统筹推进对外开放、要素保障、城乡融合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活力。对外开放方面,编制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晋鲁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方案,加快塑强黄河流域陆海联动、北方能源、港口型国家物流、国家粮食物流核心“四大枢纽”。城乡建设上,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布局建设港口供应链产业园;深入推进文旅体融合,海龙湾景区对外开放启用,五莲山风景区、桃花岛文旅景区焕新发展提速;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聚焦民宿经济重要抓手,新争创省级片区5个,建成市级片区8个。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快国家全域美丽海湾试点建设,张北湾成功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制定出台《日照市阳光海岸生态保护条例》,阳光海岸绿道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日照强化要素保障。据日照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乔宇介绍,目前,日照谋划储备“十五五”重点项目429个,拟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项目140个;积极申请政策性资金,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3.51亿元、同比增长25.4%。(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