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代表、专家学者等相聚尼山,共同挖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共同探寻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明间的和合共生之道,共同描绘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图景。
作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以及连通各国文化的重要桥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9月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是第十一届。论坛从最初聚焦儒家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到如今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时代命题纳入视野,可以说,每一届论坛的成功举办,都为人类多元文明的共生共荣注入新的思想能量,也在凝聚“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共识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届论坛将主题设定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并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了“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六个分议题,传递出论坛在应当如何处理国际间关系、文明间关系等问题上的鲜明态度,为不同文明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共通的价值理念提供了更加开放精准的平台,也为探索在多元文明视角下解决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了新的契机。
此外,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人文星光与科技浪花的共生交响。具体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尽管论坛的定位为综合性人文论坛,但回顾过往不难发现,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不断得到强化,本届论坛中,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则更加鲜明。论坛不仅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设置了AI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响等焦点议题,更是首次举办水文化论坛、金融文化论坛等,聚焦“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等开展广泛对话交流。这种交叉融合打破了学科间的学术壁垒,让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见解能够在互动中更好地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同时,此举还让文明对话从抽象的理念探讨延伸至具体的现实问题,有助于不同文明的智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互补共生的合力,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共识切实转化为塑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实践力量。
文明因多元而璀璨,因互鉴而丰富。伴随着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举办,论坛的宽度、广度、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的同时,人类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碰撞与交融也将实现新的突破。当“各美其美”的独特性与“美美与共”的共通性产生更加奇妙的共振,人类文明的光谱将在盛夏的尼山折射出更加丰富的色彩,文明互鉴的智慧之光也将照亮全球现代化更加光明的未来。(朱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