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济南交警获悉,自7月5日起,济南交通信号灯已全面开启“暑期提速·清凉出行”模式。针对暑期交通流特征,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依托大数据精准研判,对全市学校周边、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信号动态优化,提前科学部署信号保障预案,以信号“降温”,让出行更顺畅、更清凉。
据了解,针对暑期学校周边交通流量锐减的特点,济南交警对69处重点中小学周边路口信号方案进行专项优化。
调整“护学模式”:调整路口放行模式,减少车辆无效等待。以百合东路龙奥学校为例,暑期行人过街需求大幅降低,因此,将为了保障上下学过街安全而启用的信号灯由“上下学定制方案”切换为“黄闪控制”模式。
缩短信号周期:取消上下学专用相位,缩短上下学额外增加时间,减少停车等待时间。以齐鲁大道—聊城路交叉口为例,暑期润元实验学校周边流量下降,取消东西行人单独相位,高峰信号周期由180秒调整为160秒。
高峰期时段后延:重新调整高峰时段,减少路口绿灯空放。以经八路为例,暑假期间无上下学接送车流,早晚高峰通勤车流推迟,取消接送学生专用时段,早高峰时段推迟20分钟,晚高峰时段推迟30分钟。
此外,针对山东博物馆、泉城路商圈等暑期热门区域,部署“外控内疏”策略。一方面,延长需求相位放行时间,保障关键节点通行顺畅。以经十路洪山路交叉口为例,暑期前往山东博物馆车辆大幅增加,通过“绿信比优化+远端调流”组合拳,以确保出入场馆车辆通行畅通。另一方面,制定区域调流预案,均衡车流分布,避免局部拥堵。以明府城片区为例,在大明湖景区周边设置“虚拟子区”,增加驶出片区绿灯时间,分层次控制进出片区关键节点流量,减缓外部车流驶入片区,通过信号联动防止车流过度集中。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