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笔者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召开的“加速冲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题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起步区以城市管理精细化为主线,积极打造“温暖城管”品牌,围绕群众反映较多的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背街小巷、有灯不亮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综合执法部部长孟克非介绍,为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综合执法部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沟通渠道,线上包括12345市民服务热线、综合执法部微信公众号“主任信箱”“掌上城管”微信小程序等,线下包括五处“城管工作站”接待群众来访,定期组织城管“四进”“圆桌会议”等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
在占道经营治理上,起步区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针对比亚迪工厂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综合执法部联合崔寨街道,在工厂对面建设一处2000平米的便民市场,推行“定点+定时”潮汐式摊位管理模式,目前已有160家商户入场,同时设立城管工作站,发放备案登记证,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改善比亚迪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同时,将这一经验进行推广,在投诉较多的中心大街、新阳路等道路及小区周边设置24处便民疏导点、3处助农疏导点,解决了流动摊贩影响交通、破坏环境等问题500余件。
在环境卫生管理上,综合执法部统筹考虑城市道路与农村道路,配备环卫工人1200余人、各类环卫作业车辆118辆,实现环卫保洁全覆盖,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洒水率100%。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定点收集、定时清运的分类收运模式,今年以来共清理垃圾死角300余处,清运垃圾2.24万吨,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不洁、垃圾清运不及时、环卫设施不足等问题215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
在街巷环境整治上,综合执法部今年正在对顺安路等3条背街小巷进行精细化整治,对昌盛路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在庙廊商业街、佑生街等10余条道路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80余处,设置便民信息栏120处,解决乱贴乱画、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160余件,积极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在路灯管理上,综合执法部建立专业的路灯养护队伍,对移交城管养护的61条道路、11738盏路灯进行标准化养护、智慧化“一键式”管理,实现亮灯率98%以上。今年以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等问题37件,安装、维修路灯134盏,对309国道、昌盛路等4条道路老旧且亮度不足的灯具全部进行更换,针对崔寨街道安置五区、大桥街道安置西区周边15条“有灯不亮”道路,经多方协调实现重新亮灯,确保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
同时,综合执法部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检测和智慧响应,目前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路灯等五大平台均已投入使用,无人机对300平方公里区域实现自动巡飞巡查,构建起“空-天-地”协同作战的监管矩阵,实现对在建工地的“无感”监管,扬尘、噪声问题分别减少50%和4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