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泰山区围绕“全灾种、大应急”抢险救援实战需求,以“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目标,通过统筹资源、实训实练、科技赋能等举措,构建起优势互补的应急力量体系,全面提升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统筹资源,织密应急救援网络
泰山区着力构建“综合+专业+兼职”一体化救援力量。整合消防、公安等地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拓建道路交通、电力等行业专业救援力量,目前已建成32支应急救援队伍共1270人,实现各行业、乡镇(街道)全覆盖。
同时,推进“市+区”两级队伍共建共用,采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模式,建成2支市区共建专业队伍和1支社会救援力量。社会救援力量也成为重要补充,以泰山蓝天救援队为例,2025年参与省级液氨泄漏、非煤矿山塌陷等大型演练5次,保障山东省赛艇锦标赛等活动2次,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力军”。
实训实练,锻造实战过硬本领
泰山区坚持“分级负责、注重实效”原则,通过实战演练、桌面推演和“四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2022年,邱家店镇大汶河畔的防汛暨地质灾害演练中,19支救援队快速集结,完成群众转移、堤坝抢险等任务;2023年刘家庄水库防汛演练,8支队伍120余人参演;2025年,泰安市地震应急演练暨泰山区队伍点检拉练活动,对全区34支队伍进行实战检验,进一步强化了协同作战能力。
科技赋能,驱动救援效能升级
借助科技力量推动装备升级,泰山区应急救援装备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消防灭火机器人在2025年山东省工贸企业液氨泄露演练中亮相,可直接参与救援,提升灭火效率;2025年,泰山蓝天救援队配备的热成像无人机,能精准定位失踪人员,大幅缩短搜救时间。目前,全区各队伍已配备各类无人机8部,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通过多维发力,泰山区不断夯实应急救援基础,打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为守护群众安全、促进社会发展筑牢了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