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以创新的方式再现历史古迹,并结合精美的细节,在城市建设中将工业遗存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盛夏时节,位于邹城市石墙镇的绿鑫春东方乐园水上项目开门纳客,为市民开启夏日清凉之旅。这个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是集“吃、住、行、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房志强说:“这个项目能带动周边4个村庄年增收超200万元,新增500个就业岗位,助力村民人均年增收约4万元。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娱乐产业园。”很难想象,这个高大尚的游乐园前身竟然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项目负责人任仲国介绍说:“像水上乐园和无动力乐园,都是直接在废弃矿坑上建起来的。这样做,一方面大大节省了矿山修复的成本,另一方面,真正把废地变成了宝地,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每天清晨,在邹城市唐村镇孔家河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进行风景写生的学生。政策优惠、环境优美,不少艺术培训机构从市区搬到了这里。以前这里是兖矿第一座煤矿唐村煤矿因为资源枯竭关井闭坑而废弃的老矿校。唐村镇从生态环境上做文章,围绕临近的孔家河建设湿地公园,清理河道垃圾淤泥、关停排污企业。一步步把“梦想小镇”建成了国家级众创空间。
黄昏来临,家住泰和领袖城的秦大爷总要到家门口的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逛一逛。“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么好的环境,在这里遛弯习惯成自然喽。”说起现在的生活,秦大爷一脸的幸福。
秦大爷所说的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是鲁西南第一座工业遗址公园,被评定为山东省工业遗址。1974年建成投产的铁合金厂,鼎盛时期可实现年产生铁10万吨、锰铁4.5万吨、焦炭10万吨、水泥5万吨,年发电量2063万千瓦时,是我国重要的锰铁生产基地之一,高峰时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为中国铁合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遗址公园通过保留城市工业遗址、采用微介入的设计手法,最大限度保留工业风貌,形成工业文化展厅、工业遗产再利用、生态公园全民秀场三大城市更新场景,实现文脉的传承、遗址的利用、活力的再造、城市片区的功能整合,服务周边6万多市民群众,形成了留存工业记忆、记录城市发展、展示民生服务品牌的重要窗口。
邹城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目标,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生态修复、设施配套、项目攻坚,开展“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提升品质、完善配套、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正是邹城贯彻“片区谋划、设施先行、风貌保护、以人为本”等新发展理念,全力突破老城区片区改造,加快有机更新、打造品质城市结出的一个硕果。
从激昂的工业旋律到舒缓的生态和声,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工业文化的载体,它不仅见证了邹城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又重新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轨道中,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条条“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扮美滋润了这座不断发展、创新前行的城市。(赵波 孔峰 陈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