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4 15:14:18
来源:聊城日报

聊城市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

字体:

  6月,喜讯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传来,聊城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再结硕果,阳谷县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莘县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唐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数量居全省前列。

  “中国轴承之都”“中国钢管之都”“中国阿胶之乡”……聊城市特色产业积淀深厚,形成了“县县有集群”的独特发展格局。近年来,聊城市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努力构建集约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协作配套紧密、信息化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多个维度发力打好“特色牌”,为经济社会和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聊城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业领域广泛、特色产品种类丰富。集群内企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链衔接紧密,已形成了轴承制造、金属加工、绿色化工、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32个集群,集聚8000余家企业,2024年集群总产值超过4700亿元,提供了35万余个就业岗位。

  聊城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不高等。如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再上新台阶?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向新攀登、向质图强、向上突围,聚焦梯度培育,按照“分类施策、动态管理”原则,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实施“一集群一方案”精准帮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补链强链”,构建集群发展“生态圈”。同时,加速优质企业孵化,坚持“全面摸底建台账、精准画像贴标签、一企一策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选种、育苗、培优”的全周期培育机制,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库,针对入选企业,分层分类施策,助力企业发展,打造集群发展“主力军”。

  做强做优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生态,营商环境也要跟得上。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聊城市一方面加大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市场配置力度,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工业领域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另一方面,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开展政策解读、入企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活动,指导重点种子企业新增发明专利60项,参与制修订标准42项,建立研发机构72个,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29项,并设立“检察+工信”助企服务站,不断提升精准服务效能,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企业9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11家,优质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

  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离不开政策活水的精准滴灌,也离不开龙头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强力牵引。龙头企业,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产业兴旺的主力军。

  7月16日,位于茌平区的山东信和光热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600℃高温熔炉持续运转,炽热的玻璃溶液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而下,缓缓注入模具。“我们的产能在国内可以排到前三。”该企业运维办主任杨琨介绍。作为链主企业,信和光热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不断带领产业链向下游和末端延伸,力争做到产业终端化,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链,追求更高的效益。

  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发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的“领头羊”作用日益凸显。聊城市深化“七个一”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持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突出发展重点、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十链百场万企”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市县两级组织对接服务活动100场以上,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全力锻强产业链条。

  “梯度培育、龙头引领、深耕服务、链上发力”关键四招,让聊城市产业集群“特色牌”成色越来越足,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激越澎湃。“下一步,我们将在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培育优质龙头企业、促进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优势,全力向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迈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志超表示。(记者 李兆宪)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