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区张村河片区:“一城向新行”-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30 19:07:17
来源:青岛崂山区委宣传部

青岛崂山区张村河片区:“一城向新行”

字体:

  “老张,两年多没见面,身子骨还硬朗?”“好着呢!住了大半辈子老平房,这下总算要搬进新楼房了。”……7月27日,青岛崂山区中韩街道董家下庄社区的居民们便三三两两地来到位于科苑经五路76号的御河锦府小区,社区705户居民期盼了两年多的回迁抓阄仪式在这里举行。

  对董家下庄社区的居民们而言,这是其回迁新居的圆梦时刻;而对于整个张村河片区的改造焕新工作,这场抓阄仪式则颇具里程碑意义。这是张村河两岸本轮改造的12个社区中,北岸首个回迁社区。

  从2024年底率先回迁的张村河南、刘家下庄、李家下庄、孙家下庄4个社区,到刚迎来新居的董家下庄社区,再到即将回迁的张家下庄社区,以及将于年底前回迁的郑张、南张、文张、张村等社区,2026年上半年回迁的枯桃、中韩社区……张村河两岸改造焕新的画卷正加速铺展。

  “好房子”托起好日子

  步入新交付的御河锦府小区,一栋栋崭新的楼宇错落有致,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掩映。居民们穿梭其中,或仔细查看新居环境,或热切交流未来的装修计划,孩子们则在崭新的游乐设施旁嬉戏玩耍……“一个朋友住在刘家下庄,他们去年底就回迁了,我陪着他们一起去抓阄,当时就觉得他们小区建得不错,我们小区肯定也差不了。”抓阄结束后,和家人一起到新小区“探营”的董先生笑着说。

  董先生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回迁居民共同的心声。当前,崂山区正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目标,在安置区和商品房项目建设中,打造不同类型、不同价位、不同面积的“好房子”。已经交付的几个安置小区,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去年12月份就启动装修了。老人一套、孩子一套,我们自己住一套。”今年4月,瑶海路社区(原刘家下庄社区)居民毕兆红一家同步乔迁新居。谈及新房入住体验,毕兆红坦言,“比之前的平房好多了,户型设计特别好,物业服务也很好。”相距不远,同样已经入住新房的蜀山路社区(原张村河南社区)居民辛兆辉也说出了自己的入住感受:“这次回迁,父母的房子就在俺家楼下,以前的老邻居变成了对门,刚搬回来的那一阵子,大家相互串门喝茶,天天跟过节一样。”

  民以居为本,搬新楼、住新房是回迁居民最大的心愿,也是开启崭新生活的起点。对这部分居民而言,如何让大家适应从“楼下”到“楼上”、从村民到居民的一系列转变,真正让“好房子”托举起可持续的“好日子”,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此,蜀山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明阳表示,回迁以来,该社区正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硬件提升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通过精细化服务和文化活动,帮助居民重构邻里关系、融入社区生活、提升文明素养。为此,我们先后开设了各类兴趣课堂、组织了各种传统节庆活动,努力推动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的基础保障到‘住有优居’的品质跃升。”

  优配套提升幸福感

  “好房子”不仅建设标准要过硬,更要宜居便利。2024年7月,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崂山区提出将加快完善张村河片区各项配套,让这片“黄金区域”日益宜居。如今,这一承诺正逐步兑现。

  片区内的公共服务配套越来越完善,15分钟、5至10分钟生活圈陆续变为现实。其中,商业配套方面,和合家苑便利店、瑶海路社区山河景苑农贸市场已开业,山钢东部新天地街区引入了真诚超市会员店等亲民友好的零售与美食品牌,打造更具烟火气的创新型邻里服务;教育配套方面,崂山区深圳路小学和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已于2024年秋季开始招生,瑶海路社区等配套幼儿园也已建成投用;医疗配套方面,张村河片区规划配置有4处医疗设施,目前崂山区人民医院项目正全力施工,项目计划2026年底完工、2027年投入使用;社区服务方面,蜀山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助餐点均已建设完成……

  “四横八纵”的主干路网体系加速形成,实现“路通即车通”。据统计,截至目前,张村河片区已贯通提升37条道路、4座跨河桥梁,长沙路等31条主次干道也将于年底前陆续通车,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刚交付的董家下庄社区安置区为例,崂山区在其周边同步推进总长约4.5公里的两条主路、4条支路建设,方便居民出行。在此基础上,崂山区交通运输局还积极对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城运控股集团,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交出行体验。

  打造集娱乐休闲、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家门口”城市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可骑行、可漫步、可赏景的好去处。河面上,水鸟悠然觅食;儿童乐园内,儿童们欢乐嬉戏……7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与御河锦府小区一河之隔的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一期现场,这片焕然新生的滨水空间,已成为居民近在咫尺的休闲乐园。

  根据安排,该项目一期4公里全线将于年底前基本完工。此外,片区内的青岛国际人才公园、平行世界公园二期年底前也将全面开放。

  强产业塑造新优势

  产业兴则区域兴,产业强则区域强。

  以本轮改造焕新为契机,崂山区把张村河片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在片区北部以株洲路为轴,构建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四大产业组团,推动片区加速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

  其中,虚拟现实产业方面,目前,崂山区已依托片区内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引进培育国内VR整机龙头厂商歌尔的虚拟现实整机及光学模组项目,国内VR一体机第一名PICO研发运营总部青岛创见未来公司、国内PCVR头部企业大朋VR、图形渲染算力独角兽企业云天畅想等龙头企业落户,国内手柄出货量第一的欢创智造科技公司等产业链核心配套及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也正加速向园区聚集,建立起“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产业链条体系。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崂山区依托片区内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60余家。根据安排,崂山区将在片区内持续推动中科曙光等企业配套算力中心建设运营,开展面向家庭服务、医疗康养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制与应用,支持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升级,打造细分领域领先的行业大模型体系。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崂山区正加快培育海洋创新药、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及功能制品,同时重点发展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服务三大新兴领域,并积极拓展合成生物技术在创新药研发、医美产品研制等领域的应用转化。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产业方面,崂山区则聚焦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四大主攻方向,重点招引了一批用地集约化、产业高端化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

  片区内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也为周边居民带来新期待。“片区发展越好,机会也就越多,希望社区里的年轻人未来不仅可以在这里生活,还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毕兆红笑着说。

  碧水畔、烟火起,一城向新行!张村河的故事,未完待续……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