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夏日文旅市场“热”力十足-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04 11:27:05
来源:潍坊日报

潍坊市夏日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字体:

  夏天的潍坊,夜经济持续火热。潍坊市文旅市场围绕广大游客和市民需求,不断丰富夜间消费服务供给,进一步挖掘潍坊特色和释放文旅消费市场潜力。无论是传统文化场所,或是夜间消费新业态,一系列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层出不穷、玩法多样,绘就夜间文旅消费新画卷。

  非遗点亮夜经济

  传统文化激发消费活力

  潍坊拥有灿烂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当灯火辉煌的夜晚遇上非遗,潍坊的夜晚文化味儿浓郁了起来。人们三两相约,赏尽非遗之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活了文旅消费,让绵延千年的城市脉搏和文化认同在灯火中得以延续。

  眼下,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夜晚成了灯光和非遗交织的海洋。漫步景区,处处是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好看的杨家埠花灯让景区的夜晚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们与建筑、古树、流水融为一体,意境唯美。此外,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也是不可错过的“打卡”项目。在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风筝艺人展览室,市民可近距离了解非遗的历史发展,在手艺人的指导下,可以亲手制作年画和风筝,既充满时尚潮流,又不失传统趣味。非遗市集中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目光,每个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夜幕降临,高密市红高粱影视城烟花秀在文渊阁上空准时绽放,如梦似幻,热闹非凡。这里设有非遗手作摊位、创意市集、户外旅拍、演艺嘉年华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业态吸引着八方来客。高密扑灰年画、剪纸、泥叫虎、花饽饽等,处处彰显当地非遗特色。此外,景区新开放高粱地区域,游客可从高粱地中穿行,沉浸式感受红高粱风情。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夜色下的青州古城褪去了白天的炎热,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着游客不断前行,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里集夜游、夜宴、夜娱等于一体,为游客带来全方位沉浸式文化体验。非遗是该景区展现当地文化的重要方式,这里的非遗可吃、可玩、可赏、可学、可购,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

  烟火点燃市井温情

  新场景带来潮流消费体验

  日前,记者在城区泰华商圈白浪河两岸看到,楼宇地标纷纷点亮,景色迷人。沿着两岸前行,酒吧、咖啡店、文创店星罗棋布,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在一处露天演出现场,游客吹着晚风,听着音乐,喝着鸡尾酒,瞬间卸下生活的疲惫。来自青岛市的张女士和赵先生对这里赞不绝口,兴起之时,还登台献唱多首歌曲。“我们提前在网上做了攻略,听说泰华这里是年轻人的潮流聚集地,来到这里以后果然名不虚传,感觉很惬意很放松,比白天更有逛劲。”张女士说。

  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场融合音乐、美食与烟火气的视听盛宴。7月25日,记者在这里的舞台演绎区看到,热辣的舞蹈赢得游客阵阵欢呼。年轻人纷纷上台献艺,他们展现的年轻与活力,与潍坊的城市气息不谋而合。搭配周围的美味小吃和星光点点,营造出兼具文艺与市井气息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奎文区万达广场同样不可错过,这里适合年轻人娱乐的商家不计其数,让夜间消费从观光转为了参与,成为大家工作学习之余的休闲新选择。在一家谷子商店,不少“二次元”爱好者拿着购物筐沿着货架选购。店员在队伍中不停游走,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密室逃脱店里,商家通过精心打造的场景,让不少大学生群体完全沉浸其中。

  文化场所稳步发展

  激活夜经济重要引擎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活跃度的晴雨表。除了新业态成了拉动消费的新动力外,一些文化场所的稳步发展,同样是促进夜经济的重要引擎。它们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让大家获得静谧的精神文化滋养。

  书香伴随,文化浸润不眠城。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奎文区鸢飞路与东风东街附近的一处街边24小时自助书店看到,市民可以随时选取心爱的图书,完全不受时间限制。位于潍城区和平路与东风西街的“书是书非”书吧,有上班族在安静阅读,也有游客在翻阅本地文化书籍。人们可以在这里聊天、喝茶等,让深夜的灵魂有栖息之地。负责人郭蓓表示,不少市民很喜欢这种安静的氛围,不知不觉中就待到了凌晨。

  眼下,暑期档正如火如荼。剧情、战争、动画等多类题材的电影轮番上阵,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观影选择。针对暑期档观影群体特点,各影院根据需求优化排片、延长营业时间,影院的上座率也较日常有了大幅提升。奎文区万达影城内,很多家庭和学生群体陆续前来观影。“听说暑期档上映了几部不错的影片,白天上班忙没有时间,晚上和朋友一起约着来看场电影,大家都觉得很放松。”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可以增进和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社交需求推动了电影市场的消费增长,也给周围商家带来了商机。(记者 郭超)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