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的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力得”)自动化包装车间内,一卷卷印有“好品山东”标识的高性能焊丝正通过全自动运输线有序流转。码垛机器人精准抓取、堆叠、包装,最终打捆成型的焊丝产品将发往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国内龙头企业,并远销欧盟、美国等海外市场。这家深耕焊材领域二十载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在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的当下,索力得坚持投入60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看似冒险的决策背后,实则蕴含着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索力得通过系统性改革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话语权。目前,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4%,“索力得”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索力得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合作。通过“智改数转”工程,该企业为传统生产线植入“智能芯”,生产设备接入华为云平台后,实现了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这种变革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提升25%、能耗下降10%,更重构了制造业的生产逻辑。
“今年以来,我们公司订单持续上升,特别是来自国外的订单比往年增长了近20%。目前按照客户所需,公司28个车间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通过MES系统进行‘数智化排产’‘柔性化’生产,实现了订单快速切换,车间正全力以赴赶进度,确保订单按期交付。”索力得企管部部长高峰说。
企业的持续领跑,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战略支撑。索力得构建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现已形成5个市级、3个省级研发机构的梯度布局,引进山东省级人才2名、国家青年人才1名,组建起由博士领衔、以硕士为主的60人研发团队。通过与南京钢厂、石家庄钢厂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山东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索力得打造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闭环。
“公司现拥有2000多家直供户和经销商,与徐工集团、中科、三一集团、中建钢构等多家制造业知名企业,建立并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出口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索力得销售经理赵勇说。(纪宗玉 宋明志 于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