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大、待遇好、离家近。凭借前几年在机械厂的工作经验,我很快就通过面试入职了。”近日,在潍柴弗迪电池生产车间,设备操作工老李趁着午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的故事。老李的经历并非个例——仅3个月时间,福山区人社局便协助潍柴弗迪项目招聘1009人,涵盖机修工、检验员等10余个岗位。
老李是福山区高疃镇的一位村民,前些年在外地企业打工,主要在工厂负责设备上下料。近几年为了更好照顾家庭,他决定返乡就业。2024年11月,返乡没多久的他在村民微信群看到潍柴弗迪项目的招聘信息,当即报名,顺利走完招聘流程后很快上岗。
传统招聘模式通常是先收取简历,再组织求职者面试。而福山区人社局则提前组织好求职者、备好面试场地,邀请企业人员直接到场面试,并在当日发放录用通知。
“企业成立初期招聘时,就得到了福山区政府及当地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仅3次专场招聘会,就为我们匹配了上千名员工,满足了岗位需求。”潍柴弗迪人资经理崔曌慧表示,福山区人社局这股“加速跑”的劲头,让企业更坚定了发展信心,也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如今,企业与人社部门结成了“战略伙伴”。企业有需要,一个电话人社部门就会立刻上门,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近两年,如潍柴、弗迪电池等十数家头部制造业企业落户福山,在实现产业布局革新的同时,新企业的入驻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也为福山就业扩容提供了机会。让就业信息‘秒’达就业者手中,为企业精准选人,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福山区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尚金锁表示。
今年,福山区将新增就业岗位约3500个,可解决福山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800余名重点就业群体人员就业。新增岗位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岗位数量连续两年增幅达到50%以上。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依托社区和村居网格群发布招聘海报;在“福在福山”APP开设招聘专栏,实现招聘信息点对面直达;举办61场招聘会,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打造企业“第二人力资源部”,为重点企业提供发布信息、电话答复、储备适岗人员、组织面试等全流程“驻点”服务……为保障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福山区人社局从传统“中介角色”转型为“战略伙伴”,以政策赋能、平台搭建、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服务,提供“陪伴式”服务与属地化解决方案,助力重点企业打造人才生态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