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让文化在家门口“生根”-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7 16:11:19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让文化在家门口“生根”

字体:

  7月28日午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玉兰社区城市书房内,落地窗将阳光裁成温暖的金斑,洒落在书架、桌子和地垫上。老人安静地阅读报刊,孩子专注地翻阅绘本,浓郁的书香气息在室内静静流淌。

  “社区里安静读书的居民变多了,文化味儿越来越浓了。”社区居民王清既是书院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宣讲志愿者。近年来,玉兰社区创新推行“精准摸家底—选好带头人—建好文化书院”模式,筛选出76名文艺骨干作为“领头雁”,组建18支文艺队伍,并成功培育出“辛胜利直播间”“老石油解忧团”“银立方”等10余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极大丰富了社区书院的活动场景。

  玉兰社区“空间换资源”的实践并非孤例。黄河路街道玉景社区借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之机,打造了“仁文书画室”“玉景糕点坊”“幸福艺馆”等34个特色文化空间;辛店街道雅苑社区在书院开辟科普角,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探索科学奥秘……“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文化社区(书院)13个,创设特色宣讲室、好人空间等8大类特色场景,整合提升了10余处公共文化场馆。”东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冬梅介绍。东营区统筹文明实践站、口袋公园、城市书房等阵地,整合26个部门资源,通过“微改造”集中投放10大类136项公共文化服务,将过去功能单一的场所,转变为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化新空间。

  今年以来,东营区以文化社区(书院)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拓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服务,深化全域文明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

  “手艺变成收入,创意融入作品,生活充实又有意义!”在文汇街道青华社区服务中心,待业居民王红梅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青华社区大胆创新,将就业技能培训融入文化书院课程体系,打造“青宝”文创IP,开设钩织手工课,并成功孵化出“青宝”文创工坊和直播间等项目。

  目前,这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模式已在东营区多点开花。该区积极探索“区级统筹+基层创新”的课程开发路径,有效整合老年大学、党群服务资源,同时征集37处开放空间建立“公共资源仓”,招引2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运营,共同打造“家门口”的全民学习课堂。

  文化浸润如春雨无声,悄然改变着社区生态。“旁观者成了当家人,这才是文化的力量!”黄河路街道玉景社区党委书记高菁深有感触地说,她亲眼见证了社区的蜕变:社区涌现出200余名“新能人”,带动1900余名居民加入各类文体团队,孵化文艺团队32支。这些力量正积极投身社区卫生维护、治安巡逻等社区治理工作。

  玉景社区还创新设立了“人文玉景文化超市”,通过“码上展示”32支队伍带头人的信息,居民扫码即可便捷了解并加入心仪团队,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数字直达”,畅通了居民乐享文化、共建社区的“书院通道”。

  “目前全区已培育民间艺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各类社区能人700余名。”李冬梅说,正是这些“领头人”通过示范引领,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文化动力,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文化真正扎根社区、服务群众。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