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清晨5时30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刘家湾村的海面刚泛起鱼肚白,渔民刘玉明带着儿子刘凯和一名船员,驾船驶向预定海域捕捞海蜇。谁也没想到,这次寻常的出海,会成为一场生命救援的序幕。
“爸,那边好像有人在挥手!”刘凯的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刘玉明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一个模糊的身影正趴在漂浮物上,手臂无力却执着地晃动。父子俩立刻调转船头,加速靠近——那是一名六十来岁的男子,浑身湿透,嘴唇发紫,见到渔船时,眼中瞬间涌满泪水。
“他当时整个人都快垮了,话都说不连贯。”刘玉明了解到,男子是前一晚来海边扒蛤蜊的,没料到潮水涨得又快又猛,不熟悉海况的他被海浪卷向海里。幸运的是,他会游泳,情急之下脱了衣服减轻负担,靠着头灯的光亮保持清醒,在海里苦苦支撑了数小时。
上船后,男子仍止不住发抖。刘玉明脱下自己身上的外套给他披上,“这天刚亮,海上风凉,别冻出病来。”看着男子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样子,刘玉明只朴实地笑了笑:“谁遇上都会搭把手,没啥。”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刘玉明第一次在海上救人。两年前,他曾在寒冬救起一名烟台渔民。当时对方趴在围杆上,双手冻得几乎失去知觉,刘玉明硬是一点点掰开他紧握浮球的手指,将人拉上船。“从17岁第一次出海,就知道‘靠海吃海,更要护海护人’。”刘玉明说,在渔民眼里,“四面朝水,一面朝天”的海上,从来没有“旁观者”。
如今,儿子刘凯也已考取海员证,即将接过父亲的船桨。刘玉明常对他说:“只要踏上船板,看见有人有难处,别管是落水的人还是遇险的船,都得伸手。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
这位48岁的老渔民,用31年的海上生涯诠释着“担当”二字。他不懂华丽的辞藻,只说“救人是积福”。
对于赶海的市民游客,刘玉明总忍不住多句嘴:“一定要去正规区域,看好潮汐表,别拿生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