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收官的“畅游齐鲁 乐GO山东‘镜头里的山东之夏’”宣传推广活动中,一个显著的文旅新业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传统的交通工具正在山东变身为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流动的风景线”,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从铁轨上的“文化体验馆”到碧波中的“海上会客厅”,山东正通过“交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 入新动能。
“齐鲁1号”:铁轨为媒,串起千年文脉
当夜幕降临,一列满载游客与文化的列车从济南驶向淄博,这便是全国首个省级串联式专线旅游列车——“齐鲁1号”。
在车上看到,车厢内不仅提供舒适的卧铺和地方特色美食,更创新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搬上列车。婉转悠扬的五音戏在车厢内唱响,让旅途不再是枯燥的位移,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据了解,“齐鲁1号”旅游列车通过“一线多点”的模式,将山东11个地市的200多个景区景点有效串联。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平台,通过“铁路+”模式,将文化、旅游、美食、非遗等元素有机整合,实现了“上车即是旅行,旅途即是风景”的全新体验,成为撬动沿线文旅消费的新杠杆。
“半岛1号”:以海为景,定义海岛旅游新玩法
如果说“齐鲁1号”是陆地上的诗篇,那么在烟台蓬莱,“半岛1号”游艇则书写着海洋的情书。作为山东着力打造的高端海上旅游产品,它彻底改变了过去“登岛即旅游,航渡即交通”的单一模式。
乘坐“半岛1号”从蓬莱前往长岛,航程本身被设计成了一次精彩的“跳岛游”。游船会特意绕行至“网红”打卡地砣矶岛,让游客从海上视角欣赏彩色砾石滩和独特的海岛渔村风貌。在宽敞的甲板上,与成群的海鸥互动,成为航程中最受游客欢迎的环节之一。
这种将航线产品化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海岛旅游的内涵。它将过去单一的运输功能,升级为集观光、休闲、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让游客的体验从登上长岛的那一刻,前置到了踏上游艇的瞬间,有效拉长了旅游消费链。
从陆地到海洋,山东“交旅融合”的探索,是其推动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旅游新需求的具体实践。通过将基础交通设施转化为独特的旅游吸引物,山东不仅提升了“好客山东”的品牌价值,也为全国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山东方案”。(范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