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运河畔,葫芦满枝头的美好时节,8月14日,“东昌府葫芦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举办。媒体记者与农业品牌专家齐聚聊城,共同探寻东昌葫芦产业发展的“密码”。
活动启动仪式在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举行。东昌府区葫芦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东昌府区聚焦葫芦产业,实现了葫芦产业布局由散到聚、层次由低到高、发展由弱到强的“三个转变”,走出了全产业链条发展之路。目前,东昌葫芦种植面积超3万亩,涵盖100余品种,占全国市场份额75%,年综合效益达26亿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活动期间,采访团先后前往堂邑镇葫芦产业基地、道口铺街道葫芦文化非遗博物馆、侯营镇葫芦产业基地中华葫芦文化园、古城西关街等地进行实地采访调研。在堂邑镇路庄村葫芦种植基地,记者被一把售价1000元的天然异形葫芦吸引。35岁的返乡大学生郝洪乐介绍,这个葫芦个头小、皮质好、接近实心,物以稀为贵。郝洪乐是路庄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4年回乡种葫芦,如今近6亩“天津嘴”葫芦示范田亩均收益突破10万元,年收入达60万元。
同样,26岁的郝学坤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在多个平台直播带货,粉丝总量突破30万,年销售额七八十万元。像他们这样的“葫芦娃”越来越多,去年堂邑镇还引进3名葫芦技艺大师,培养返乡创业大学生35人,创新高附加值文创产品1000多种。
中华葫芦文化园位于侯营镇孙庄村,是中国第一个葫芦文化主题乐园。这里融合了多种业态,是具有鲁西民俗、葫芦文化特色的体验景区。
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负责人表示,东昌府区依托国家级非遗“东昌葫芦雕刻”,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富民支柱,形成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中心。接下来,东昌府区将立足传统优势,深挖葫芦文化资源,促进“农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东昌府葫芦产业升级,用福禄“金钥匙”打开乡村“富裕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