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助老年人走出“屏幕围城”-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22 16:33:54
来源:大众日报

多方合力助老年人走出“屏幕围城”

字体:

  “奶奶天天抱着手机玩到12点多,一测近视,吓我一跳,2300度!”近日,山东省菏泽市的崔女士发布了一条老年人沉迷手机的短视频引发热议。

  不少老人每天花费十余个小时观看离奇、浮夸“微短剧”,或花费数万元在直播间购买所谓“优惠”“福利”等劣质产品……老年人沉迷网络,子女便想办法帮其“戒网瘾”,但效果往往不佳。老年人为何深陷“屏幕围城”?如何帮老年人走出“屏幕围城”?

  “家人们!最后两个优惠名额,只要九块九!”淄博市的金大叔紧盯着手机里的直播间,准备抢购那款能变幻数十种灯光的手电筒。“周围的朋友都还没退休,我就玩手机呗。”金大叔今年60岁,由于从事的是高危工种,他在55岁时便退休了。

  然而,这让金大叔的女儿感到无奈。“我爸沉迷手机,晚上要看到凌晨,早上四五点醒来继续看,外放声音还很大。”金大叔的女儿语气中有几分烦躁,“只要直播间里一喊‘家人们,快下单!’我爸立马就下单,真是让人头疼。”

  退休、空巢、子女异地等因素,往往让老年人陷入情感真空,孤独感强烈。智能手机便成了他们的“电子创可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公文副教授表示:“主播们就像沉迷手机的老年人的‘电子儿女’,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被需要。”

  “沉迷手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代际矛盾’。”公文表示。小红书上一帖子题为“我恨死了直播间和短视频,谁来救救我家老人”,评论超5000条。帖子中的老人吃饭做饭时都在刷直播,还频繁购买无品牌养生产品,扰乱家人生活。家人多次劝说无果,争吵不断,最终选择与老人分家。

  类似的“家庭撕裂”案例不在少数。不少网友表示,帮父母“戒网瘾”太难了,不让父母刷视频、逛直播间还会被说“不孝”。

  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标准化部副部长高文龙,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表示:“目前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帮助老年人走出‘屏幕围城’,首要因素是家庭。家庭成员可以尽量提供引导、陪伴和情感支持帮他们‘脱瘾’。”

  子女的“说教”无效时,不妨停止“说教”。“每个家庭适合的沟通方式不同,有的老人可以尝试让孙子辈去说,效果可能会比子女说要好;有的老人可能需要子女去了解他到底在看什么、喜欢什么,有共同语言之后可能会有缓解。”高文龙建议。

  “以前我妈沉迷刷婆媳矛盾那种短视频,一天看10来个小时。现在我陪她聊天,也陪她一起上养生瑜伽课、出门看海,转移注意力之后,刷手机的时间少了很多。”在烟台工作的王佳(化名)讲述了自己帮母亲“戒短视频”的经历。

  现代年轻人工作繁忙,仅靠家庭的力量帮助老年人走出“屏幕围城”确实存在难度。高文龙说:“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减弱,这是他们沉迷手机的生理原因。”短视频的滑动带来的快感,购物的“下单即拥有”的满足感,与儿童通过哭闹获取关注的机制类似。

  “现在的老年人沉迷手机的程度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现在的算法机制更强大,加上市场对银发经济的日益关注,给老年人推送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公文表示,如此一来,老年人可能在“屏幕围城”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需要家庭、网络平台、社区合力进行“脱瘾”。

  很多手机App一打开就会弹出“设置青少年模式”的选项。“希望各类平台也能推出‘长者模式’,并建立三无产品筛选系统等。”高文龙建议,“社区也可以增加适合老人的文化内容和文娱活动,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以及需求。可以尝试‘老小相聚’活动,组织老人与儿童共同参与非遗手工,让老年人重拾‘被需要’的价值感。”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