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以产业兴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射干种植赋能,荒滩变身聚宝盆
沿着徒骇河沿岸的生态基地走去,一片片射干迎风盛放,橙红色的花朵如火焰般点缀河岸,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射干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三河湖镇依托独特的水土条件,将射干种植作为中医药产业的核心抓手,让徒骇河清淤后的闲置荒地变成了“聚宝盆”,让这株“草药”成了村民的“铁杆庄稼”。
随着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射干已从种植基地扩展到全镇各村,房前屋后处处可见绚烂绽放的射干花,一朵朵橙红色的花既扮靓了村庄“颜值”,又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葵蟾共生赋能,循环农业创双收
在三河湖镇永兴新村,一片油葵地里时时传出蛙鸣,原来是农户在蟾蜍养殖区种植了可以榨油的经济作物油葵。油葵可以为蟾蜍遮阴,而蟾蜍的排泄物又能反哺油葵用作其肥料,实现“一地双收”的生态效益。曾经不起眼的癞蛤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这种种养结合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和种植成本,还提升了产品品质。
油葵因天然有机肥滋养,结出的籽实更饱满,蟾蜍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在这里,实现了土地效益翻倍,是绿色生态养殖的积极探索。
黑玉米蓝麦赋能,特色种植添新彩
在特色产业深耕之路上,三河湖镇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拓展产业链条,探索种植蓝麦与黑玉米,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也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蓝麦产业依托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不断向产业链后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从品种优化、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打造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体系,让每一粒蓝麦都释放出更高价值。这些特色农产品的培育,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更让“三河湖”的品牌影响力在多元产业中持续提升。
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既可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又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三河湖镇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保障,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高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