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温天气不断,车辆面临着不小的“烤”验:持续的高温天气下,轮胎橡胶加速老化,性能大打折扣;胎内气压也会随着气温的波动而产生变化,爆胎风险较平日明显增加。这样的故障一旦发生且处置不当,极易导致车辆瞬间失控,引发追尾、侧翻等严重交通事故。为此,济南交警结合高温天气行车特点,梳理了爆胎应急处置要点与日常预防技巧,为市民安全出行支招,提醒市民在高温天气给轮胎“降火”,筑牢“防爆”安全防线。
爆胎突发
四步应对保安全
车辆行驶中突遇爆胎,保持镇定是前提,牢记以下步骤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紧握方向盘,稳住行驶方向。双手牢牢攥住方向盘,对抗其自行转动的惯性,若车辆出现偏移,可向偏移方向的反方向小幅修正,确保车辆沿直线行驶,避免急打方向导致失控。
点刹缓降速,忌用紧急制动。此时切勿急踩刹车——剧烈制动易引发方向跑偏,或因制动力不均导致车辆甩尾、翻车。应采用“点刹”方式,反复轻踩刹车,缓慢降低车速。
亮警示灯光,规范放置警示牌。车辆停稳后,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随后在车后规范放置三角警示牌:普通道路需置于50-100米处,高速公路则需延至150米外,提醒后方来车避让。
人员速撤离,及时求助。全车人员迅速转移至护栏外等安全地带,远离故障车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随后拨打报警或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处置。
预防为先
这些细节要牢记
减少爆胎隐患,日常养护与检查必不可少:
出行前全面“体检”轮胎
出行前务必检查胎压(高温易导致胎压升高,需遵循车辆标注的标准值),查看胎纹深度及磨损情况,确保轮胎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更换“超期服役”轮胎
轮胎磨损标志被磨损前,应提早更换,同时轮胎侧面的裂纹、破损和鼓包要格外留心,一旦出现破损严重和鼓包,应立即更换轮胎,避免“带病上岗”。
及时清理胎纹异物
行驶中,碎石、玻璃碎片等易卡入胎纹,若不及时清理,可能逐渐刺破轮胎。养成定期检查并清理胎纹的习惯,防患于未然。
拒绝超载,减轻轮胎负荷
车辆超载会使轮胎承受压力骤增,高温下更易因内压过高引发爆胎。出行时需严格遵守载重规定,杜绝超载。济南交警特别提醒
高温天气对车辆性能的考验是全方位的,轮胎作为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其状态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除了做好日常检查与养护,驾车前务必检查车况,行驶中保持警惕,唯有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每一次出行的细节中,才能让安全始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