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家风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探索-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24 17:35:40
来源:夏津县委宣传部

夏津县家风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探索

字体:

  初秋时节,走进山东省夏津县,不只绿树成荫、环境整洁,更有一种无形的“风气”让人如沐春风。村民门口挂着的家训牌、村委会热闹的“家风学堂”、机关单位定期开展的“廉内助”活动……从农村到城市社区,从机关到家庭学校,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场景,共同勾勒出夏津县“和合家风 德行夏津”的生动画卷,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格局。

  乡村幸福家,让好家风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助力

  “真是太感谢了!”乙大宝(化名)捧着村民们捐赠的5万块钱泣不成声。村民乙大宝(化名)患尿毒症多年,靠透析维持生命。今年7月,又突发脑干梗阻,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他不堪重负。危难时刻,村委会迅速行动,带动全村320名村民伸出援手,筹得爱心款5万余元,用沉甸甸的善意与温情,帮乙大宝一家暂渡难关。这感人至深的一幕,正是北铺店村近年来持续开展家风建设结出的硕果。据了解,北铺店村多年来对家风建设常抓不懈,探索推行了“4+3+X”家风建设模式,“4”即打造家风长廊、家风广场、家风馆、家风积分超市“四大阵地”,“3”为家族家训引领、乡村振兴智谋团引领、家风积分制引领“三大特色引领”,“X”则是围绕家风建设开展的系列活动。

  北铺店村的实践,是夏津县家风建设的生动缩影。田庄乡打造孝善综合体,宗庄村在暖留中心开设家风互助食堂,拐尔庄村将村史馆和孔子学堂打造成孝善基地……目前,全县已打造178处乡村幸福家特色阵地。

  夏津县将家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高标准绘制了家风网格图,以党员干部、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模范为网格管家。今年以来,通过家风网格累计处理矛盾纠纷800余起,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以上。村内还成立了“家风道德评议会”“家风商量办”,设立了“清风观察员”,集民智、凝共识、促和谐。

  家风如“春风化雨”,构建社区共建共享新格局

  夏津县创新构建“三心融合”线上平台,创新“微家调”+“微家风”模式,一手抓家庭矛盾调解,一手抓家风建设。实施以来,全县离婚登记率降低20%,家事调解成功率提高17.86%,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夏津还创新推出“好家风”信用贷,将好人、好事、好家风等优良社会风气作为百姓撬动金融资源的支点,努力将文明友善、诚实守信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信贷资金。

  清风夏津启航,树立党政“清风正气”

  夏津县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主题开展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以“争当廉内助、共树好家风”为主题的“五个一”家属助廉活动,签订《幸福家庭 清廉公约》60余份,让家庭成员言有规矩、行有法度,以好家风促进好作风。开展“四个一”家风建设活动和“七个一”廉洁家风教育实践活动,使优良家风渗透到每名领导干部的家庭生活。

  孵化百千万好家庭,家校社协同传承良好家风

  夏津县以“校长家庭”的龙头作用,带动千个“园丁家庭”,辐射万个学生家庭,树立好家风、培育好少年。开展“百校联百村,家教家风进万家”行动,实施“幸福e家”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和“津雁矩阵”家长课堂公益项目。以“妇女微家”“家庭教育流动驿站”为“末梢阵地”建立“微家长学校”近500个,同时依托妇联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网络阵地”,全面推送家庭教育有关内容。全年开课3000余场,影响家庭4万余户,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逐步构建。打造“各级妇联干部带头、典型模范引领、女性社会组织补充、爱心企业助力、巾帼志愿服务同行”的社会关爱模式,针对特殊群体,夏津创建了“微光”爱心妈妈工作品牌,推出“津爱童行”“德彩津童”等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项目。

  夏津县还实施“家风互助”行动、“好家风”榜样行动、家风特色示范体建设行动及“好家风”助力企业成长工程、“好家风”信用贷推广扩大工程,全县家风氛围浓厚,涌现出众多乐善好施、舍身救人的传奇事迹。有勇救落水者的郑希刚、教师邵广天、警察徐千超,也有与死神赛跑救回心梗老人的医生栾天,还有无偿照顾叔公20年的张利利,涌现出全国十大孝星韩美江,全国最美家庭朱忠涛、王其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忠莲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五好家庭、文明家庭达1.2万户。夏津县以千家万户的“小气候”温润了整个社会的“大生态”,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夏津县将持续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涵养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社会风气,让家风建设成为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的生动注脚。”夏津县委副书记王勇表示。(康洪岩)

【纠错】 【责任编辑:秦来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