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如何通过能源转型焕发新生?8月21日,绿色中国2025淄川对话会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举行。本次对话会以“老树·新芽:能源转型与产业低碳发展一体化”为主题,就能源转型及废弃矿区再利用展开了讨论。同时,与会人员前往淄博昆仑多能互补示范产业园,了解大奎山从煤炭到玫瑰的能源转型,解锁废弃矿坑的“重生”密码。
“我们的项目利用采煤沉陷地、闭坑矿井与废弃矿山等资源,集合高端设施农业、农光互补电站、废旧矿井抽水蓄能电站、矿井水综合利用系统,打造了一处‘零碳玫瑰’花园。”山东减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振平介绍说。
在淄川区昆仑镇大奎山山顶,淄博昆仑多能互补示范产业园项目的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耀眼的光影,山坡上鲜花朵朵盛放。作为全国首个“矿地融合”示范工程,多能互补项目已经完成了一期规划。其中,1.3万平方米的鲜花温室每年可生产400万支玫瑰。
“整个系统实现了农光互补、生态修复、闭坑矿井利用,改善了废弃矿井水污染。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推动固碳项目,从企业捕集二氧化碳,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让每一支从大奎山走出去的玫瑰都是零碳玫瑰。”刘振平说,继去年玫瑰鲜切花大棚投入使用后,今年,项目还在户外种植了十几个品种的观赏玫瑰。“1000亩的项目,已经有300亩种植了玫瑰、绣球等鲜花,亩均收益可达5万元。”
目前,二期项目的鲜花大棚等设施正在加速建设,预计2026年完工。届时,园区内可年产鲜花3600万支,年产值1.15亿元。
在大奎山鲜切花加工车间的直播间,主播将刚采摘的新鲜玫瑰展示给镜头前的网友。“目前,温室大棚内的鲜花虽然处于休眠期,但每天还会有1000支供应市场。”刘振平说,玫瑰进入盛花期需要两年时间,仅鲜切花一项,多能互补带来的年利润就达到400万元。
“淄川因煤而兴,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全区有195处废弃闭坑矿,64处废旧矿山,3.4万亩废弃矿区。”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宁说,淄川区将以淄博昆仑多能互补示范产业园项目为基础,计划在2030年前,重点打造岭子镇、罗村镇、昆仑镇等废弃矿区转型示范区,实施“多能互补+鲜花”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20兆瓦矿井抽水蓄能电站、8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60万平方米智能鲜花温室。
近年来,淄川区抢抓列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探索成长型试点区县的机遇,深入推进能源转型和产业低碳发展,先后与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光储氢热”一体化新能源项目发展。(记者 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