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孝妇河周村段,河道碧波荡漾,两岸绿意葱茏,水鸟翩翩起舞,游人络绎不绝,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优美的生态画卷背后,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交出的一份亮眼的年中环保答卷。
“今年上半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26天,同比增加2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4.8%,孝妇河袁家桥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周村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以来,周村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周村区从源头和末端双向发力,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实施环保改造,年可减排VOC_S约100吨,督促7家企业40座窑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2家高温窑炉企业实施SCR改造,年可减排NO_X约30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向同行。
为实现精准治污,周村区将城区部分范围划定为重点区域,并细分为61个网格,完善精细化巡查管控体系,日常实行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工业企业、散煤燃烧、餐饮油烟、秸秆和生物质焚烧等“六必查”,目前已累计发现并解决各类大气环境问题570余个。
空中有巡查的无人机,地面有监测的走航车,在线平台实时监控污染物达标情况,调度指挥中心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决策建议……当下,周村区已形成了“人工+科技”一体化的监测、分析、溯源、监管闭环,实现了空气质量调度指挥、污染源在线监测、智能用电监管、周村污染源数据库“四台合一”,为环保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能。
今年以来,周村区还扎实抓好河道管控,开展孝妇河沿线巡河取样116次,向相关单位发送问题提醒函7次,完成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周边16处地下水监测井取样监测,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做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督促17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自行监测,落实建设用地准入会商制度,严把土地收储、用途变更、企业关停关口,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11家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完成称重设备及在线监控安装联网,实现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
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周村分局进一步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明确6类行政许可事项审查职责,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增强项目审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聘请专家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6人次,审批项目30个,办结区重点项目57个、市重大项目31个,用生态“含绿量”提升了发展“含金量”。
一项项卓有成效的环保治理举措,刷新了城市底色,夯实了民生底盘,攒足了发展底气,为周村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记者 张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