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山东省齐河县马集镇潘庄村的驿站河畔烧烤广场渐渐热闹起来。“听朋友说这儿开了烧烤广场,慕名而来!”正大快朵颐的食客陈保良竖起大拇指,“味道不赖,环境也舒服,吹着河风撸串,惬意得很!”
升腾的烟火气点燃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齐河马集镇紧抓乡村旅游升级机遇,聚焦黄河生态与区位优势,精心打造黄河第一驿站,聚合烧烤广场、露营基地、垂钓采摘园等休闲场景,融入研学活动、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以农文旅融合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顺应乡村旅游消费升级需求,马集镇深挖区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通过整合村庄闲置宅基地与闲散土地,规划建设了集餐饮、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黄河风情民宿聚集区。每间民宿都融入本地元素,配套提供农耕体验、水利研学、渔文化探秘等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乡村旅居体验。“住这儿像穿越回田园旧时光,还能亲手触摸黄河文化,心里特别舒坦。”游客张加凝说。
依托沿黄生态的天然禀赋,马集镇大力发展黄河湾大闸蟹水产养殖产业。“马集镇地处黄河下游,黄河水滋养的水土是养蟹的绝佳条件。”山东易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宪忠介绍,目前基地已建成11个养殖池塘和3个育苗塘,丰收季日均起捕大闸蟹超千斤,最大公蟹达六两、母蟹达四两。每逢中秋、国庆等旺季,全国订单纷至沓来,养殖基地更成了周边村民的“增收站”,吸纳大量闲散劳动力就业。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马集镇深挖本土资源,依托黄河第一驿站打造文化新高地:建成渔文化展馆、水利文化展馆,系统梳理沿黄历史脉络;创建“汀塾”文化书院,汇聚优质文化资源;设立黄河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农耕文化研学中心,形成“展馆+书院+基地”的文化矩阵,构建起“可看、可研、可品、可创”的多元场景。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承办24次研学活动,形成“教学+体验”的完整闭环;每年举办的黄河文化民俗节、非遗手作体验季等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朱铭娟 孟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