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电促产业 以产业带区域”打造山东绿色发展澎湃动能-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06 11:20:22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

“以绿电促产业 以产业带区域”打造山东绿色发展澎湃动能

字体: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近年来,山东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底,山东沿海已建成12座海上风电场。作为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已于2024年10月26日实现全容量并网。设计年均绿电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140万吨,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能力,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其中,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投资建设的U1场址9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U2场址60万千瓦。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1场址9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南侧海域,平均水深25至31米,用海面积143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安装106台8.5兆瓦机组,共用一座1000兆瓦的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共用一条送出线路。

  近年来,乳山市重点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新兴产业链,依托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以及港口、腹地土地储备优势,开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依托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两大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了国电投、华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初步构建了从塔柱、单柱、电缆、齿轮箱到主机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形成了上游风场开发、中游装备制造、下游施工运维的集群化发展模式,预计到2025年底,可引进海上风电相关企业20家以上,年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形成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乳山乃至威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新动能。

  烟台海阳是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集中建设送出区域之一,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海阳储能示范项目落在半岛南3、4号海上风电陆上集控运维中心,形成新能源+储能的建设运营模式,更有利于发挥储能的灵活调节作用,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高新能源消纳,最大程度上发挥储能的调峰作用。

  国家电投海阳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示范项目自2021年12月底投运以来,年平均充电小时数超500小时,截至目前消纳新能源电量约1.77亿千瓦时,有效提高了海上风电的消纳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6万吨,对当地电力供应稳定和碳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海上风电是海洋经济产业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新时期海洋强省、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推手。因海上风电技术复杂度高、资金投入规模大、产业协同能力强等自身特点,在其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推动海洋工程、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等传统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有利于推动轴承、变流器、海缆等核心设备和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有利于拓展“海风+储能”“海风+深海养殖”等新兴领域与融合场景,对海洋经济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发挥了显著作用。(记者 周元玲)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