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语藏刀兵,蜜糖底下埋陷阱。莫贪小利失大钱,诈骗赶紧去报警。守好钱袋才安宁!”9月1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国实验学校的报告厅里,放映了渔鼓戏普法短剧《钱袋子保卫战》,现场400多名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反诈知识。
9月,新学期伊始,沾化区司法局在全区开展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系列宣传活动,结合渔鼓戏普法短剧,打响“非遗+普法”品牌,切实强化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及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说“法”。“我宣布,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有力的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在沾化区人民法院拉开帷幕。小朋友们化身“小法官”“小检察官”“小律师”,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法治盛宴。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沾化区充分利用普法志愿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结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送上“法治大礼包”,今年以来,共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治讲座、普法宣传活动230余场次。
值得一提的是,沾化区强化新媒体矩阵建设应用,围绕青少年违法犯罪,拍摄《破茧而飞》等渔鼓戏普法短剧,推动法治文化和非遗一同“出圈”; “枣乡说法”普法栏目围绕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校园欺凌等问题进行全方位释法说理;打造“空中课堂”,全区3万余名中小学生同上“法治第一课”,云端普法让法条“刷屏”沾化。
在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沾化区司法局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公园等阵地,构建法治副校长配备、法治教材供给、法治实践活动开展的保障体系,多形式开展“沉浸式”普法宣传活动。拧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责任链条,形成“部门联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普法合力,共同谱写了青少年法治宣传的“协奏曲”。(王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