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齐鲁理工学院持续推进新文科建设,开展文化育人、数智化融入和产教融合等多方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国家战略,构建数字贸易专业群
学校以数字贸易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基于产业集群、建构主义学习及协同治理理论,打造了以贸易经济专业为核心、跨境电子商务和金融学专业协同发展的数字贸易专业群。
聚焦“通理论、专业务、精技术、重文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产教融合的三大创新,形成了“需求对接—能力塑造—文化赋能”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培养的应用型数字贸易人才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文化浸润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
学校紧密结合数字贸易产业链发展需求,以数字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设数字贸易专业群,优化课程体系,重塑了贸易主体课程模块,融通“数字+”“文化+”两大特色模块,破解了传统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实现了课程与产业链需求、地域文化优势的深度融通。
创新教学模式,闭环育人提质增效
根据产业发展及岗位需求,学校通过学岗互促、任务驱动、校企共评,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大维度,通过对接产业链核心岗位能力要求精准适配教学目标、聚焦产业真实问题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立足产业链真实场景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形成了“目标重塑—内容重构—方法创新—评价闭环”的育人链条。
依托山东省跨境电商特色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学校以省级跨境电商特色学院为核心载体,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通过搭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引入真实业务场景;推动学科专业、教师团队、课程内容、质量评价与产业发展、合作单位需求、市场标准接轨,同时推动校园文化、儒商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全方位提升数字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齐鲁理工学院将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产业需求为导向、文化浸润为特色,在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贸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