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五链融合”协同机制激发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2 15:37:52
来源:济宁市委网信办

济宁“五链融合”协同机制激发发展新动能

字体:

  近年来,济宁市以“关键在融合、核心在产业、本质在共赢、要害在主动”为原则,创新建立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金融链“五链融合”协同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形成“1+1>2”的效果。

  为提高部门协同效率,济宁市印发《关于建立济宁市“五链融合”协同机制的通知》,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市领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金融链5个工作组,定期开展部门会商,研究重点协同事项,协商解决困难问题。积极探索诉求办理机制,起草问题诉求即时响应办法,明确“发起协同、受理派单、协同会商、办结反馈、跟踪督办、完结归档”等办理流程,及时高效解决各链条问题诉求。科学制订工作评估办法,采取日常评估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考核评估,重点对各链条重点协同事项推进情况、专项活动举办情况、问题诉求即时响应情况、链条间融合支持情况等进行考核,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实到位。

  在具体落实上,突出需求导向、强化精准供给,把产业链摆在核心位置,创新建立“1+4”产业需求清单,从产业链中提炼汇总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问题,分发至其他4个链条牵头部门,目前共收集需求203条,解决114条。此外,各链主动开展需求汇集,人才链出台了《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创新链编制了《济宁优势企业集群技术需求汇编》积极做好供需对接。突出协同发力、强化多维支撑,明确实施标志性产业链人才支撑计划、加快重点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等16个重点协同事项,进一步加强各链条间的动态响应、双向互动。人才链联合产业链出台《济宁市“校企双聘”重点产业博士专引计划实施方案》,金融链联合产业链、创新链出台《济宁市重点项目(企业)融资保障机制工作方案》等,推动“五链融合”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同时,济宁市聚力打造产学研融合平台,依托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成立5个省级产教联合体、2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聚力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举办职业院校与链主企业对接活动,邀请近50家“链主”企业与30余所职业院校对接,共建产业学院、开设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化人才培养战略。聚力打造政金企合作平台,召开“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政金企合作对接会议、全市银行机构加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有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走深走实。聚力打造产才融合平台,举办济宁市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大会、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人才对接等活动,通过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有力推动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共振同兴。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