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打造“五维”育人模式-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5 13:17:18
来源: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打造“五维”育人模式

字体:

  在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滨州医学院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涵盖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这些奖项背后,是学校十余年如一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持续深耕。他们打造的“五维”育人模式,正悄然改变医学生的成长路径,也为“新医科”时代交付了一份扎实的答卷。

  让课堂连接病床,让教授携手医生

  “以前基础课老师讲细胞、组织,临床医生讲病例、手术,知识像是两条平行线,很难交汇。如今我们坐在一起备课,共同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变得大不一样。”一位参与跨学科教学的教师这样说。

  学校打破体制壁垒,推动基础教师与临床医生共同备课、合作编写案例、联合带教。目前,已有超过120名教师加入跨学科教学团队。他们不仅一起磨课,还共同申报教学课题,多项成果获省级教学奖。真实的临床案例被前置到低年级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从打基础到能创新,每一步都踏实

  医学教育最怕什么?——“学用脱节”。为此,学校探索出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学生通过智能仿真系统、虚拟实验平台,在“模拟战场”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夯实基础知识;通过早临床、多实践,学生进入医院,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临床胜任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培育他们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健康解决力”。

  “在社区义诊中,我第一次独立做健康访谈、制定科普方案。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医生’。”一位大四学生感慨道。

  “五维”支撑,构建医学教育新生态

  光有路径不够,还需系统支撑。学校从课程、教学、实践、质量、师资五个维度全面发力:

  ——开发20余门基础-临床整合课程,出版10部新教材及案例集;

  ——推广PBL教学、跨学科集体备课,年均超4次大规模教学研讨;

  ——构建“智能仿真+形成性评价”体系,覆盖全部临床技能训练,年实训超5000人次;

  ——持续推进“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累计开展义诊与健康宣讲300余场,服务群众超2万人;

  ——建立“四阶梯”教师发展机制,从新教师到卓越教师,全程有支持、有培训、有激励。

  成果显著,育才模式获广泛认可

  通过一系列深入改革,学校育人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持续为医疗卫生一线输送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94.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临床思维、沟通协作及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均超过95%,充分体现出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

  学校用十余年的探索证明:医学教育可以更有温度,医学生成长可以更贴近现实。他们正用一腔仁心、一套妙术,书写着新时代医学教育的生动答案。(姜海明 李雅娜)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