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秋,行走在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商业步行街,各类人气美食琳琅满目,小龙虾、烤串、纸包鱼、杨梅汤、冰粉等美食正刺激着人们的味蕾,来来往往的人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大快朵颐。安东卫商业步行街除了传统夜市的浓浓烟火气,还融合了“商业+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打卡,也是岚山以产业导入激活城市新动能的最佳诠释。
今年以来,岚山区紧抓机遇,在75平方公里土地上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发展蓝图,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新路径。
东部片区的渔港焕新、中心商务区的摩登气息、城西片区的蝶变新生,三大片区75个项目如同散落的珍珠,正被201亿元投资的丝线串联成链,其中1个项目更跻身全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榜单,让岚山的每一寸肌理都焕发着新生的光泽。
城市更新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与科学的方法路径。为此,岚山区构建起务实创新的政策体系,为城市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岚山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国企形成“三位一体”合力,建立每月调度制度,强化沟通协调。畅通公众意见渠道,确保群众在搬迁补偿等事项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户征求意见3000余条,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同时,岚山区住建局聘请专业机构编制高标准城市更新规划,衔接城市总规、产业规划等,系统梳理城区现状。遵循“东优、中强、西兴”原则,按产业培育先行、片区同步推进思路,谋划三大更新片区,为有序推进指明方向。此外,该局还聚焦更新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按“整体打包、逐个实施、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确定顺序,形成“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实施后评估”闭环。目前确定7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1亿元,已开工50余个,完成投资70余亿元。
岚山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并非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精准分类推进“城市更新+”,让新旧元素在融合中焕发独特魅力。
高质量升级产业空间,推动港产城融合——改造传统渔港产业和养殖业,规划建设142.65万平方米渔港经济区;整合闲置土地,建设海洋食品产业园;依托临港产业,建设航贸中心,补足公共配套短板,助力港产城融合。
高标准提升公共空间,推动低效片区焕新——按“先配套、后开发”思路,梳理土地、论证规划,以“留、改、拆”盘活低效用地。实施城中村改造及配套建设,新改建道路、绿化等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医疗项目,推进沿街改造和城中村开发,实现城区西扩和工业转型升级。
高品质优化职住空间,传承历史文脉——以“卫”文化为基底,融入现代商业服务,将历史风貌纳入城市发展。中部建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和护城河公园,公园下沉广场植入“卫文化元素”,打通商业、职住空间与护城河联系;东部保留渔村渔港文脉,新建多岛海游艇码头,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链,让城市发展不忘历史根脉。
兼顾发展与传承、效率与温度的城市更新,随着项目推进,岚山区将以崭新面貌展现,书写城市发展精彩篇章。(王季平 姚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