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创新实践经济型、清洁型、文化型水生态治理模式,开创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授信新路径。
泰山区委、区政府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禀赋,构建了“一区、两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格局。其中,“一区”为“东南部丘陵蓄水保水—土壤保持区”,“两片”分别为“西北部低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片”“西南部城镇人居环境—水质维护片”。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等工程,做到山水田林路统筹兼顾,形成坡、顶、沟兼治的立体防治模式。
同时,依托泰山茶、猕猴桃等特色林果产业,打造“茶之旅”“果之韵”“泰山泉乡”等绿色产业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康养型等特色小流域产业综合体;实施亓家滩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预计可实现种植业增加价值约136.28万元,土壤保持生态价值14.43万元,水源涵养生态价值80.4万元,休闲游憩生态价值40万元。
泰山区通过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泰山区支行多次对接协商,最后确定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作为增信的重要依据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共富贷”,结合评估报告及银行系统测算后,给予项目区内山水红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津口女儿茶厂142万元的预授信额度,为“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资源”良性循环蹚出新路径。(安海洋)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