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宁津县—中国(健身器材)产业带创新发展大会现场气氛热烈,一场针对健身器材外贸出海的培训正在进行。台上,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海外销售渠道拓展的策略与技巧,台下,来自宁津县众多健身器材企业的代表们聚精会神,不时低头记录重点。
宁津县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拥有超3000家健身器材生产企业,从业人员3.5万人,覆盖商用、家用、医养康养等1000余个品类,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然而,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此次培训正是宁津县为企业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次培训真是太及时了!”德州猫头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经理陈岩感慨道,“通过培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海外市场的最新趋势,像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于健身器材需求的差异,这让我们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而且,在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参加国际展会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对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帮助很大。”
据了解,本次培训方案精心设计,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在市场分析方面,详细解读了全球健身器材市场的动态,包括新兴市场的崛起、热门产品品类的趋势等,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在销售渠道拓展技巧上,深入介绍了线上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策略、如何与海外经销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及线下国际展会的参展要点等内容。
“我们不仅要帮助企业走出去,更要帮助它们走得好、走得稳。”宁津县商务局局长闫云军表示,“我们将继续扮演好‘服务者’和‘赋能者’的角色,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为企业出海清障搭台、保驾护航。”
为推动健身器材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宁津县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协同出海机制。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参加德国FIBO展、青岛国际家具展等国内外展会26场,自主承办两届健身器材展览会,累计意向订单超73亿元。
企业也在积极“练内功”、树品牌。不少企业设立国际展厅、咖啡洽谈区,提升外商接待体验;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压缩研发周期40%,降低生产成本30%;依托本地95%以上的配套率,形成“半小时配齐所有产品配件”的产业链优势。
从一场精准务实的培训大会,到一系列“参展+自办展”的组合拳,宁津县推动健身器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出击”,书写着小县域撬动大产业、小器材走向大世界的出海新篇章。(郑若祥 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