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沂河的绿色蝶变之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9/17 17:18:34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淄博:沂河的绿色蝶变之路

字体:

  在山东省淄博市,一场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变革正悄然上演。沂河,这条承载着防洪灌溉、水源涵养、旅游开发等多重功能的“母亲河”,曾因工业污染与生态破坏而一度黯淡无光,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美丽山东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沂河发源于淄博市沂源县,全长90.1公里,流域面积1462平方公里,是沂蒙革命老区、鲁中山区的生态屏障。然而,上世纪90年代,随着沿岸造纸、制革等高污染企业的聚集,大量工业废水直排入河,加之城市污水基础设施滞后、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沂河水质急剧恶化,水鸟、鱼类近乎绝迹,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那时候,沂河的水都是黑的,夏天臭得不敢开窗。”家住沂河沿岸的村民回忆道。为恢复沂河源头水生态功能,淄博市沂源县扎实做好“立、治、护、活”四字文章,将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打造源头水活力生态经济廊道,践行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可行路径。

  当地出台水资源保护利用方案,落实四级河长监管职责,将沂河及支流划分为61个区段,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传统企业绿色转型,打造新产业集群;投入数亿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配套建设人工湿地。实施现代水网互联互通建设,构建主城区“八河联通”、南部“齐鲁水塔”、北部“江北水乡”格局。实施“污水处理厂+湿地”治污综合体建设,将达标尾水纳入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新增造林绿化,实施沂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疏浚、清淤、绿化等综合措施,逐步恢复流域生态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沂河的重生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促进了经济发展。沿岸打造14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带动1232个“一村一业”项目。全力打造“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锶都”等特色品牌,“沂源水”覆盖全省2000余家商超,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沂河水灌溉生产的“沂源红”富锶苹果、大樱桃年产值分别达30亿元、13.9亿元。

  如今,沂河及其8条支流创成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沂河获评全省首个中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东方白鹳等38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成为沂河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见证。沂源县也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生态文明强县、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从污浊不堪到清波荡漾,从鱼虾绝迹到鸟类翩跹,沂河的变迁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条“母亲河”的重生故事,为北方山区大型河流源头治理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