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在济南启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家优质展商云集,山东港口集团“陆海纵横”数字化产品发布等重磅活动落地……因“物流”聚焦济南绝非偶然,这既是行业对这座城市物流实力的认可,也是城市产业基础与物流转型需求深度契合的结果,为济南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新活力。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物流业正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跃迁,从“单一环节优化”向“全链条价值重塑”深度变革。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济南借物流升级之势,积极打通内外通道,在全球物流产业链、供应链中稳步进阶。
开放基因与经济实力的多重赋能,构成了济南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核心根基。从历史上看,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济南是一座融通中外的开放之城,40多年来友城网络覆盖五大洲。从区位上看,济南地处“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关键节点,“米”字形高铁网通达全国366个城市,208条空中航线连接海内外120个城市,17处跨黄通道与复航的小清河构建起公铁空水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巩固。越开放越发展,2024年,济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额达4.38万亿元且增速3.8%,规上物流企业营收首破千亿元,折射出城市在物流生态构建中的潜力,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底气。
“四港三区”枢纽新城的建设,是济南将产业基础转化为开放动能的战略载体。当前,济南以四港联动、港产协同、产城融合为核心策略,推进“四港三区”枢纽新城建设。这片聚集“公铁空水”四种运输方式区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关键节点、北方商贸物流中心核心区、北方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正通过整合智能仓储、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资源,加速形成“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现代物流业为例,该区域拥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42家,上半年规上物流企业营收112.9亿元。从单一物流节点到多功能产业新城的转变,济南通过这一载体将物流的“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优势”,为开放型经济搭建起高能级平台。
济南依托物流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其价值早已超越城市边界,形成区域协同、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的多维联动效应。近年来,重大战略机遇叠加赋能下,济南高效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区域协同层面,通过加密中欧班列等,深化与沿黄城市、济南都市圈成员城市的协作,强化了在全省“两圈联动、三核引领、陆海统筹、全面发力”格局中的辐射作用。在产业升级维度,以智慧物流、多式联运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在对外开放领域,借助优化的口岸环境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城市国际影响力与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物流赋能中塑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济南定能更好推动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