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9/24 11:38:21
来源:舜网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字体:

  人们常说:一条经十路,半座济南城。济南人的生活、出行,都离不开经十路。作为主要沿经十路敷设、贯穿济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不仅是一条通勤线路,更是连接城市未来发展的纽带。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全长40.3公里,共设站33座,全部为地下站,自西向东贯穿槐荫、市中、历下、高新和历城,覆盖经十路沿线80%客流密集区域,是济南轨道交通线路中里程最长、设站最多、工程体量最大的一条。作为备受关注的“黄金线路”,4号线不仅承载着便捷出行的期待,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城市密码”。今天,我们就来一场4号线车站的深度解密。

  车站建设的极限挑战

  在4号线的建设过程中,许多车站的建设各具特色,创下了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多个纪录。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最浅”:泉城公园站(以下均为工程名)是全线“最浅”车站,采用半地下设计,如同轻轻放置在公园里的艺术品。这座全国首例双曲薄壳混凝土结构地铁站,在建设过程中向上抬升了7米,半地下设计还能让乘客在进出站时欣赏到公园美景,实现了交通功能与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最深”:全线“最深”的车站是八一立交桥站,这座地下四层结构的车站,基坑深达32米,相当于10层楼高。为何要挖这么深?原来车站在深层空间提前布局换乘接口,为远期线路接入预留条件,还能减少对地下密集管线和路面交通的影响。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最难”:奥体中心站被建设者喻为全线“最难”的车站。这座车站施工时面临超浅埋、软土层、周边建筑密集等多重挑战,最终采用了济南首例“全暗挖”工艺。施工人员形容其难度“就像在豆腐里挖隧道”,小心翼翼在地下开辟通道。

  车站布局紧扣城市格局

  各具特色的车站,共同串联起4号线40.3公里的城市穿越之旅。济南作为典型的带状城市,经十路如同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脊梁”。在这条90多公里的干道上,分布着60%以上的重点企业、写字楼、文体场馆、医院和学校。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的站点布局,正是紧扣这一城市格局展开。33座车站平均间距约1.26公里,与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城市主城区段站点间距基本一致,这一数据背后,是基于国家《地铁设计规范》并结合济南实际精心测算的结果。4号线的布局既符合大城市通勤规律,也精准适配济南“东西狭长、组团发展”的城市形态,既保证了中心城区的覆盖密度,又兼顾了外围区域的运行效率。这一策略是对国内外地铁城市成熟经验的借鉴,同时也体现了济南在“运营效率”与“服务民生”之间的精准平衡。

  服务多元出行需求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根据大数据模型预测,未来乘坐4号线的乘客中,近六成出行距离在10公里以内,涵盖通勤、就医、购物、求学等多种需求。这意味着,4号线将成为市民中短途出行的首选,它不仅是一条通勤干线,更是一条串联起市民生活场景的“服务线”。从泉城公园到千佛山风景区,从山大路到省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集聚区,再到覆盖多家三甲医疗机构、多个商业综合体——4号线的站点布局精准对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让“地铁直达”成为现实。

解码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目前,4号线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预计年底前开通。届时,这条东西大动脉将与1、2、3、8号线及高新东区云巴等线路实现换乘,有效激活济南的轨道交通网络。而这条线路上的每一个车站,都将成为泉城市民共享“轨道上的美好生活”的见证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戴升宝)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